【出處】《綱目》
【拼音名】Shān Yīnɡ Tao
【別名】朱桃、麥櫻(《吳昔本草》),牛桃、英桃(《博物誌》),嬰桃、英豆(《BU錄》),李桃、奈桃(孟珗),梅槐(《八閩通志》),山嬰桃(《綱目》),毛櫻桃(《河北習見樹木圖說》),野櫻桃、山豆子(《中國樹木分類學》)。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櫻桃的果實。
【原形態】
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分枝開展,幼枝密生黃絨毛。芽通常3個並生,兩側為花芽,中間為葉芽,花芽開放較早,或與葉芽同時開放。單葉互生,或於短枝上簇生;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4~7厘米,寬2.5~3.5厘米,先端漸尖,或稀為3淺裂,基部闊楔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深綠色,有短柔毛,下面有較密的近黃色的絨毛;葉柄長2~7毫米,有密毛;托葉線形。花單生或兩個並生;萼片5,基部連合成管狀,內外都有毛;花瓣5,白色或帶粉紅色,倒卵形;雄蕊多數;雌蕊1。核果近橢圓形或近球形,熟時紅色,直徑約1厘米。花期4~5月。果期5~6月。
本植物的種子(山櫻桃核)亦供藥用,另詳專條。其核仁在市場上亦作郁李仁使用,參見郁李仁條。
【生境分佈】生於向陽山坡上。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性味】
1《別錄》:辛,平,無毒。
2《七卷食經》: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益氣固精。治瀉痢、遺精。
1《別錄》:主止洩腸澼,除熱,調中益脾氣。
2《食療本草》:補中益氣,主水谷痢,止洩精。
3《七卷食經》:補心氣,調中。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斤。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