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別錄》
【拼音名】Shǔ Lǐ Pi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鼠李條。
【性狀】為扁平或捲成槽狀的乾燥樹皮,厚2~3毫米。外表灰黑色,粗糙,有縱橫裂紋及小形橫長皮孔。枝皮較光滑。除去栓皮者,表面呈紅棕色。內表面深紅棕色,有類白色縱紋理(纖維束)。質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弱而特殊,味苦。
【性味】
1《別錄》:味苦,微寒,無毒。
2《唐本草》:有小毒。
【功能主治】
治風痺,熱毒。
1《別錄》:主除身皮熱毒。
2《唐本草》:主諸瘡寒熱,毒痺。
3《日華子本草》:主風痺。
【用法用量】內服:煎灑,1~3錢。外用:熬膏塗敷或煎水洗。
【注意】《綱目》:忌鐵。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