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別錄》
【拼音名】Sānɡ Du Chonɡ
【別名】蝤蠐(《詩經》),蠍、桑蠹、蛣崛(《爾雅》),桑蠍(《千金方》),桑蟲(《本草圖經》),蛀蟲(《綱目》),桑蠶(《景岳全書》),鐵炮蟲(《動物學大辭典》),老母蟲(《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天牛科昆蟲星天牛、桑天牛或其他近緣昆蟲的幼蟲。冬季於桑、柳、柑橘等樹幹中捕取,捕得後,用酒醉死,曬乾或炕干。
【原形態】動物形態詳天牛條。
【生境分佈】產於四川;其他地區亦有。
【性狀】乾燥的蟲體,呈長筒形而略扁,乳白色或淡黃色。嘴部顏色較深,黃褐至黑褐色。胸部3節,前胸較膨大,無足,腹部10節。蟲體外表常較粗糙,折斷面呈黃白色。以粗壯、乾燥、完整者、為佳。
【炮製】揀淨雜質,和糯米八鍋同炒,至米焦黑為度。取出,篩去米,放涼,貯存乾燥處。
【性味】
甘,平,有毒。
1《別錄》:味甘,無毒。
2《綱目》:甘,溫,無毒。
3《玉楸藥解》:味苦,氣平。
【歸經】
1《玉楸藥解》:入手少陰心、足厥陰肝經。
2《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通經。治勞傷瘀血,血滯經閉,腰脊疼痛,崩漏,帶下。
1《別錄》:主心暴痛,金瘡內生不足。
2《本草拾遺》:桑蠹,去氣,補不足,治小兒乳霍。
3《日華子本草》:治胸下堅滿,障翳瘀膜,風疹。
4《綱目》:治小兒驚風,口瘡,風疳;婦人崩中,漏下赤白,墮胎下血,產後下痢:柳蠹蟲,功同桑蠹。
5《握靈本草》:治痘瘡倒靨用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入丸、散。
【注意】孕婦忌服。
【附方】
1治崩中漏下赤白:桑蠍燒灰,溫酒服方寸匕,日二。(《千金方》)
2治墮胎下血不止:桑木中蠍蟲,燒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普濟方》)
3治痘瘡不發及癰疽不潰:桑蠹蟲一、二條,搗,黃酒沖服。(《本草推陳》)
【各家論述】
1《景岳全書·疽疹詮》:桑蟲用以發痘,嘗遍考《本草》、痘疹諸書,皆所不載,及審其性質,不過為陰寒濕毒之蟲耳。惟其有毒,所以亦能發痘;惟其寒濕,所以最能敗脾。且發痘者,不從血氣而從毒藥,痘雖起而中則敗矣,此與揠苗者何異。矧以濕毒侵脾,稚弱何堪,故每見多服桑蟲者,毒發則唇膚俱裂,脾敗則洩瀉不止。前之既覆,後可見矣。
2《本經逢原》:桑蠹蟲,治痘瘡毒盛白陷不能起發者,用以絞汁和白酒釀服之即起。但皮薄腳散及洩瀉畏食者服之,每致駁裂而成不救.不可不慎。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