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Tiě Gū San
【別名】攔路虎、鐵板道、牛舌頭草
【來源】為紫草科植物大琉璃草的根皮及葉。春、夏採集。
【原形態】二年生草本。主根粗壯,黑褐色。莖直立,上部分枝。葉互生,全緣,狹長橢圓形或寬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2~7厘米,兩面均貼生粗毛;基生葉具長柄,莖生葉無柄或有短柄。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萼深5裂,結果時擴大;花藍色,有時白色;花冠漏斗狀或高腳碟狀,喉部有明顯鱗片;雄蕊5,內藏;子房深4裂。小堅果4,卵圓形,長3~4毫米,密生短鉤刺。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灘地或草地上。分佈雲南、貴州、廣西、四川、陝西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提膿生肌,調經。治瘡癤癰腫,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骨折,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4錢。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