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別錄》
【拼音名】Tu Gān
【來源】為兔科動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肝。
【性味】
1《綱目》:性冷。
2《醫林纂要》:甘苦鹹,寒。
【功能主治】
補肝,明目。治肝虛眩暈,目暗昏糊,目翳,目痛。
1《別錄》:主目暗。
2孟詵:主明目,和決明子作丸服之。
3《日華子本草》:明目補勞,治頭旋眼疼。
4《日用本草》:明目退翳。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搗研合藥為丸。
【附方】
1治肝虛目暗:黃連(去須)一兩半,胡黃連一兩,熟干地黃(焙)一兩,草決明半兩。上四味搗羅為末,細切兔肝,研爛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次下,食後臨臥。(《聖濟總錄》兔肝丸)
2治肝腎氣虛,風熱上攻,目腫暗:兔肝一具,米三合,和豉汁如常煮粥食。(《普濟方》)
3治瘡疹入眼,初覺眼腫痛:黃柏一兩(去皮),蒼朮半兩(米泔水浸一日),石決明一兩(生)。上為細末,煮兔肝搗爛,和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米泔水送下,食後臨臥時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兔肝丸)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