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參

【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Tǔ Ren Shēn

【英文名】Panicled Fameflower Root

【別名】人參(《天寶本草》),參草、土高麗參、假人參(《中國藥植志》),土洋參(《貴州民間方藥集》),土參、紫人參(《福建民間草藥》),瓦坑頭(《廣西中藥志》),福參(《閩南民間草藥》),土紅參(《閩東本草》),飛來參(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瓦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馬齒莧科植物櫨蘭的根。8~9月采,挖出後,洗淨,除去細根,刮去表皮,蒸熟曬乾。

【原形態】

櫨蘭,又名:波世蘭、紅芍葯、申時花、煮飯花。

一年生草本,高可達60厘米左右,肉質,全體無毛。主根粗壯有分枝,外表棕褐色。莖圓柱形,下部有分枝,基部稍木質化。葉互生: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6~7厘米,寬2.5~3.5厘米,先端尖或鈍圓,全緣,基部漸次狹窄而成短柄,兩面綠色而光滑。莖頂分枝成長圓錐狀的花叢,總花柄呈紫綠或暗綠色;花小多數,淡紫紅色,直徑約6毫米,花柄纖長;萼片2,卵圓形,頭尖,早落;花瓣5,倒卵形或橢圓形;雄蕊10餘枚,花絲細柔;雌蕊子房球形,花柱線形,柱頭3深裂,先端向外展而微彎。蒴果,熟時灰褐色,直徑約3毫米。種子細小,黑色,扁圓形。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葉(土人參葉)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佈】常栽於村莊附近的陰濕地方。分佈浙江、扛蘇、安徽、福建、河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乾燥根呈圓錐形,直徑1~3厘米,長短不等,有的微彎曲,下部旁生側根,並有少數鬚根殘留。肉質堅實。表面棕褐色,斷面乳白色。

【性味】

甘平。

1《滇南本草》:甘,寒。

2《福建民間草藥》:苦,平。

3《南寧市藥物誌》: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健脾潤肺,止咳,調經。治脾虛勞倦、洩瀉,肺勞咳痰帶血,眩暈潮熱,盜汗自汗,月經不調,帶下。

1《滇南本草》:補虛損癆疾,婦人服之補血。

2《南寧市藥物誌》:潤肺止咳。治燥熱咳嗽及病後虛弱。

3《四川中藥志》:補氣血,充乳汁,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咳痰帶血。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補中益氣,潤肺生津,涼血消腫。治病後體虛,勞傷咳嗽,遺尿,月經不調,癤腫。

5《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滋補強壯。治頭暈,耳鳴,目眩,婦女帶下;肺結核咳嗽,潮熱盜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外用:搗敷。

【附方】

1治虛勞咳嗽:土洋參、隔山撬、通花根、冰糖。燉雞服。(《四川中藥志》)

2治多尿症:土高麗參二至三兩,金櫻根二兩。共煎服,日二、三次。(《福建民間草藥》)

3治盜汗、自汗:土高麗參二兩,豬肚一個。燉服。(《閩東本草》)

4治勞倦乏力:土人參五錢至一兩,或加墨魚乾一隻。酒水燉服。(《福建中草藥》)

5治脾虛洩瀉:土人參五錢至一兩,大棗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