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滇南本草》
【拼音名】Tiě Mǎ Dou
【別名】黃花馬豆(《滇南本草》),蝴蝶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豆科植物毛宿苞豆的全草。夏、秋採集。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多年生草質籐本,長60~120厘米。莖綠色,纖細,多分枝,密生白色柔毛。托葉披針形,長約4毫米;葉互生;葉柄長約1~3厘米,密生短柔毛;小葉3,橢圓形、倒卵形或菱狀倒卵形,長1~2.5厘米,寬7~16毫米,先端鈍圓,有小突尖,基部圓或闊楔形,兩面有白色伏柔毛,邊緣多少波狀。總狀花序腋生;苞片、小苞片狹披針形,有毛,宿存;總花梗短,有白色長柔毛;萼鍾狀,密生長柔毛;花冠黃色。莢果條形,扁平,密生長柔毛,成熟後開裂。種子4~5,暗綠色,有黑色斑。
【生境分佈】生於山野田邊或濕潤的路旁草叢中。分佈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性味】
苦,涼。
1《滇南本草》:性微寒。
2《雲南中草藥》:微苦,涼。
【歸經】《滇南本草》:入肝、膽二經。
【功能主治】
清肝洩熱,除蒸寧咳。治陰虛潮熱,午後骨蒸,虛癆咳嗽,乳腺炎,腮腺炎。
1《滇南本草》:主洩肝膽之火。治寒熱往來,午後潮熱。
2《雲南中草藥》:清虛火,洩肝膽熱。治陰虛潮熱,骨蒸癆熱,虛癆咳嗽。
3《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清熱消炎。治乳腺炎,腮腺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附方】治室女干癆發熱,午後怕冷,夜間發熱,咳嗽吐痰:鐵馬豆三錢,淮熟地三錢,咳嗽加響鈴草二錢(蜜炒),多痰加雲陳皮二錢。水煎點童便服。(《滇南本草》)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