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重慶草藥》
【拼音名】Tonɡ Zǐ Huā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花。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油桐子條。
【功能主治】《重慶草藥》:泡油塗鬎鬁,熱毒瘡,天泡瘡。
【附方】
1治初生兒濕疹及麻疹後生瘡瘙癢:桐子花、花椒刺、羊食子條各四兩至半斤。熬水洗。(《重慶草藥》)
2治燒傷:桐花四兩,桐油一斤。將鮮桐花浸於桐油中,加蓋密封,離地保存,三個月後即可使用。用法:清創後外塗,每日三次,以痂殼潤澤不痛為度。(《全展選編·外科》)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出處】《重慶草藥》
【拼音名】Tonɡ Zǐ Huā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花。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油桐子條。
【功能主治】《重慶草藥》:泡油塗鬎鬁,熱毒瘡,天泡瘡。
【附方】
1治初生兒濕疹及麻疹後生瘡瘙癢:桐子花、花椒刺、羊食子條各四兩至半斤。熬水洗。(《重慶草藥》)
2治燒傷:桐花四兩,桐油一斤。將鮮桐花浸於桐油中,加蓋密封,離地保存,三個月後即可使用。用法:清創後外塗,每日三次,以痂殼潤澤不痛為度。(《全展選編·外科》)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