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

【出處】《別錄》

【拼音名】Tanɡ Lanɡ

【別名】不過、蟷蠰、薁洀貉、蛑(《爾雅》),蝕疣(《本經》),髦(《方言》),蚚父(《說文》),天馬(《呂氏春秋》高誘注),螗螂、石螂(《爾雅》郭填注),屹疣(《方言》郭璞解),拒斧、刀螂、蟷螂(《綱目》),斫父、斫郎(《說文解字注》)。

【來源】螳螂科昆蟲大刀螂、小刀螂等的全蟲。夏、秋間捕捉。

【原形態】

1大刀螂

體形較大,呈黃褐色或綠色,長約7厘米。頭部三角形。前胸背板、肩部較發達。後部至前肢基部稍寬。前胸細長,側緣有細齒排列。中縱溝兩旁有細小的疣狀突起,其後方有細齒,但不甚清晰。前翅革質,前緣帶綠色,末端有較明顯的褐色翅脈;後翅比前翅稍長,向後略微伸出,有深淺不等的黑褐色斑點散佈其間。雌性腹部特別膨大。足3對,細長。前腳足粗大,為鐮刀狀,基部外緣有短棘16個以上,腿節下外緣有短棘4個,以第2個最大。

棲於草叢及樹枝上。捕食各種小蟲。秋季產卵於草莖或樹枝間,翌年春末孵化,幼蟲形與成蟲相似,惟翅較小。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

2小刀螂

體形大小中等,長4.8~9.5厘米,色灰褐至暗褐,有黑褐色不規則的刻點散佈其間。頭部稍大,呈三角形。前胸背細長,側緣細齒排列明顯。側角部的齒稍特殊。前翅革質,末端鈍圓,帶黃褐色或紅褐色,有污黃斑點。後翅翅脈為暗褐色。前胸足腿節內側基部及脛節內側中部各有一大形黑色斑紋。

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佈。

以上兩種螳螂的卵鞘(桑螵蛸)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螳螂除上述2種外,常見而分佈較廣的尚有薄翅螳螂、巨斧螳螂及華北刀螂等,其全蟲及卵鞘亦可同供藥用。

【化學成份】綠色螳螂的體液呈鹼性,pH7.8~9.0,棕色螳螂則呈酸性,pH5~6(可能與食物有關)。在體外,此兩色素的呈色,可因酸鹼性而互變。薄翅螳螂的棕色色素與黃色色素都是膽綠素及其相類物質;薄翅螳螂的皮下及血液都含膽綠素。與高等動物一樣,甘氨酸是合成膽綠素的材料。

【性味】《醫林纂要》:甘鹹,溫。

【功能主治】

治驚癇,咽喉腫痛,痔瘡。

1《綱目》:治小兒急驚風搐搦,又出箭鏃,生者能蝕疣目。

2《醫林纂要》:補心、緩肝,去風熱,定驚癇。入心而能洩熱氣,散瘀血。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搐鼻、吹喉或調敷。

【附方】

1治小兒急驚,定搐:螳螂-個,蜥蜴一個,赤足蜈蚣一條。上三味,同為細末。每用一剜耳,吹入鼻內。(《聖濟總錄》中分散)

2治喉症,不論新久,咽喉腫痛或破爛:螳螂一隻(曬乾),淨冰片一錢,硼砂七分,正綠萼梅(去蒂)五分。共研細末,吹入喉內,能生肌,消炎。(福建)

3治痔瘡:燒螳螂(褐色者)服之。(《新本草綱目》)

4治腳氣(痺、水腳氣):取螳螂體部,以飯粒搗和,包裹腿腳患處。(《動植物民間藥》)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