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江西草藥》
【拼音名】Tian Cǎo
【別名】野甘草、山甘草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廣州耳草的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直立,禿淨,高30~50厘米,基部木質。枝圓柱形或有不明顯的角。葉革質,對生;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7厘米,寬1~3厘米;葉柄短,基部有三角形托葉。花小,白色,具短柄,為稠密的聚傘花序;萼長2~3毫米,裂片三角形;花冠長5~6毫米,管狹,喉部稍擴大,裂片卵狀披針形,約與管等長。蒴果小,近球形,開裂。
【生境分佈】生於向陽的山坡、荒地。分佈廣東、江西等地。
【性味】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附方】
1治黃疸型肝炎:廣州耳草、蘭香草、虎刺根、豬肝各二兩。水燉,服湯食肝。
2治外傷出血:廣州耳草葉、山胡椒葉各適量。曬乾研末,麻油調敷。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