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唐本草》
【拼音名】Xianɡ Shi Ke
【別名】橡斗殼(《日華子本草》),橡豆子殼(《余居士選奇方》),橡子殼(《玉楸藥解》)。
【來源】為殼斗種植物麻櫟的殼鬥。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橡實條。
【化學成份】參見橡實條。
【炮製】《日華子本草》:入藥搗、炒焦用。
【性味】《綱目》:澀,溫,無毒。
【功能主治】
收斂,止血。治瀉痢脫肛,腸風下血,崩中帶下。
1《唐本草》:為散及煮汁服,主痢。
2《日華子本草》:止腸風,崩中,帶下,冷熱瀉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入散劑。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附方】
1治下痢脫肛:橡斗殼燒存性,研末,豬脂和搽。並煎汁洗之。(《仁齋直指方》)
2治腸風下血:橡豆子殼,用白梅肉填滿,兩個合定,鐵線紮住,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米飲下。一方用硫黃填滿,鍛研酒服。(《余居士選奇方》)
3治走馬牙疳:橡斗殼入鹽填滿,合定燒透,出火毒,研入麝香少許,先以米泔漱過搽之。(《全幼心鑒》)
4治風蟲牙痛:橡斗五個,皂莢一條(均入鹽在內)。同鍛過,研末,日搽三、五次,荊芥湯漱之。(《經驗良方》)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