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Ye Huā Tenɡ
【別名】吼喃浪(傣名)。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夜花籐的全株。全年可采。
【原形態】常綠木質籐本。嫩枝被柔毛,老枝無毛,灰褐色,有多數細條紋。葉近革質,互生,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急尖,基部鈍,長5~8厘米,寬3~5厘米,無毛或沿中脈被疏柔毛,全緣或呈微波狀,基出脈3條;葉柄長5~12毫米。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成腋生聚傘花序,由3~5朵花組成,長達1厘米;雄花黃色,萼片8~10,外輪2~3,中輪2,內輪4~5,花瓣4~5,雄蕊5~6;雌花序通常退化,僅具1花;雌花萼片及花瓣與雄花的相似,無退化雄蕊,心皮2。果序僅具1個核果,核果近球形。花、果期夏季。
【生境分佈】生於河岸、林邊灌木叢中。分佈雲南、廣東、福建等地。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消炎,利尿。治咳血,吐血,便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研粉撒。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