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陸川本草》
【拼音名】Yě Mǔ Dān Gēn
【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秋季挖根,洗淨,曬乾,切片。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野牡丹條。
【性味】
1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味澀,性平。
2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甘酸,微溫。
【功能主治】
健脾止瀉,止血和瘀。治消化不良,胃痛,寫痢,便血,衄血,月經過多,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1《福建民間草藥》:治疝氣。
2《陸川本草》:治跌打傷積,腹瀉。
3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消滯健胃,止血止痛。治消化不良,腸炎腹瀉,痢疾,胃痛,血栓性脈管炎,便血,衄血,血吸蟲病。
4福州軍區《中草藥手冊》:祛風逐濕,行瘀止痛,消炎解毒,殺蟲。治頭痛,偏頭痛,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乳腺炎,癰疽惡瘡,腹股溝淋巴結炎,腸炎,絲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
1治月經過多,紅白痢疾,腹瀉:野牡丹干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藥》)
2治風濕性關節炎:野牡丹根二兩,夏枯草五錢,酒二兩燉,分二次服。(福州軍區《中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
治療細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腸炎
取野牡丹根2~4兩(干品)切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左右,頓服或兩次分服。共治72例,1劑治癒(服藥1次後不再腹瀉,次日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狀消失)29例,3天治癒(服藥後腹瀉逐漸減少,3天內消化道症狀消失)35例,4天治癒(服藥後腹瀉及各種消化道症狀明顯減輕,但大便至第4天才成形)4例,無效4例。治癒率94.4%。據觀察,一般服藥後數小時即止瀉,腸鳴音減弱;多數病人次日便秘1天;腹痛於止瀉後逐漸減輕。但腹脹消失及食慾恢復較慢。治程中未見不良副作用。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