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拼音名】Yī Bei Mǔ
【英文名】Sinkiang Fritillary Bulb
【別名】貝母、伊貝、生貝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伊貝母或新疆貝母的鱗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ulbus Fritillariae Pallidiflorae,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 Fritillaria walujewii Regel,
采收和儲藏:鱗片繁殖2-3年收穫,種子繁殖3-4年收穫。6月以後莖葉枯萎時,將鱗莖挖出,曬乾或烘乾。
【原形態】
1.伊貝母:多年生本草,高30-60cm。鱗莖由2枚鱗片組成,直徑1.5-3.5cm,鱗片上端延長的膜質物,鱗莖皮較厚。葉通常散生,有時近對生或近輪生;葉片從下向上由狹卵形至披針形,長約7-12cm,寬2-3.5cm,先端不捲曲。花1-4朵,淡黃色,內有暗紅色斑點,每花有1-3枚葉狀苞片,先端不捲曲,花被片6,匙狀長圓形,長3-4cm,寬1.2-1.6cm,淡黃色,密腺窩在背面明顯突出;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2/3,花藥近基著生,花絲無乳突,柱頭裂片長約2mm,蒴果稜上有寬翅,花期5月。
2.新疆貝母:草本,高25-40cm。鱗莖粗1-1.5cm。由少肥厚的鱗片組成。葉對生或輪生,葉片披針形或條形,長5-9cm,寬3-10cm,最上部具3枚輪生的葉狀苞片,苞片先端極捲曲。單花頂生,花被鍾狀,花被片6,外面灰紫色,內面紫色,具白色或黃色方格斑紋,基部的上方具有凹陷的蜜腺,雄蕊長為花被片的1/2;花柱略比子房長,柱頭3裂,裂片長約為花柱的1/4。蒴果長1.8-3cm,稜上的翅寬4-5mm。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 伊貝母:生於海拔1300-1780m的林下或草坡上。
2. 新疆貝母:生於海拔1300-2000m的林下陰濕地。
資源分佈:1.伊貝母:分佈於新疆西2.新疆貝母:分佈於新疆。
【栽培】
1.生物學特性:喜濕潤涼爽氣候,耐寒,怕高濕,鱗莖在-10度不受凍害,適宜生長溫度為5-20度。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鬆、富含腐殖質的沙漠壤土種植為最好。
2.栽培技術:繁殖方法:用鱗莖和種子繁殖;每個鱗莖是由2-3個鱗片構成,把鱗片分開,每個鱗片作為1個繁殖實體種植,在畦內按行距20cm開溝,溝深依種莖大小而定,株距5-10cm。種子繁殖:秋播在8-9月,種子不需處理,翌年春出苗,春播種子需拌濕沙層積處理,於翌年3月播種、條播,按行距15-20cm,開溝深0.5-1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蓋薄層細土,稍壓,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田間管理:出苗後及時松土除草,並結合追肥,每1小時m(2)追施稀薄人畜糞水22500kg或每1小時m(2)用硫磺銨75kg,冬前,在畦面上鋪越冬肥22500-30000kg。
3.病蟲害防治:灰霉病,高濕高溫季節發生,為害葉部,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每隔10天1次,連續3-4次。
【性狀】性狀鑒別 (1)伊貝母 鱗莖呈卵圓形、扁球形或卵狀圓錐形,高0.8-1.8cm,直徑1-2.3cm。表面淡黃色或類白色,稍粗糙,有時可見黃棕色斑點或斑塊,外層兩枚鱗葉心臟形或新月形,肥厚,近等大或一片較大,抱合,頂端稍尖,少有開裂。質稍鬆而脆 ,斷面白色,粉生。氣微,味微苦。 (2)新疆貝母 鱗莖呈扁球形或圓錐形,高0.5-1.5cm,直徑0.6-1.2cm。表面類白色或淡黃棕色,光滑。外層兩枚鱗葉大小近相等或一片稍大緊靠。先端鈍圓平展而開裂,基部圓鈍,內有較大的鱗片或殘莖、心芽各1枚。質堅實。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徵:類白色,以澱粉為主體。(1)伊貝母1澱粉粒單粒廣卵形、三角狀卵形、貝殼形或不規則圓形,直徑約至60μm,臍點點狀、人字狀或十字狀。2導管直徑約50μm。 (2)新疆貝母 1澱粉粒單粒廣卵形、卵形或貝殼形,直徑5-54μm,臍點點狀、人字狀或短縫狀,尾紋明顯;復粒少,由2分粒組成。2表皮細胞類長方形,垂周壁微波狀彎曲,細胞內含細小草酸鈣方晶。3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6。4螺紋及環紋導管直徑6-56μm。
【化學成份】1.伊貝母 鱗莖含西貝素(imperialine),西貝素 3β-D-葡萄糖甙(imperialine 3β-D-glucoside),貝母辛鹼(peimisine),西貝素N-氧化物(imperialine N-oxide),環貝母鹼(cyclopamine),3-葡萄糖基-11-去氧芥芬胺(cycloposine),西貝母鹼(sipeimine),伊貝辛(yibeissine),11-去氧-6氧代-5α,6-二氫芥芬胺(11-deoxo-6-oxo-5α,6-dihydrojervine)。 全草含伊貝鹼甙(yibeinoside)A、B。 2.新疆貝母 鱗莖含西貝素(imperialine)、新貝素甲(sin-pemine A)。 全草含17-羥基布加貝母啶(valivine)。 3.阿爾泰貝母 全草含西貝素(imperialine)。花莖含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 4.砂貝母 含貝母屬鹼(fritillarine)。
【藥理作用】
1.降壓作用:伊貝母年含的西貝素對麻醉犬能擴張外周血管而呈現明顯降壓作用。
2.解痙作用:對豚鼠離體十二指腸、大鼠子宮及整體犬小腸均有明顯鬆弛作用。其解痙作用類似罌粟鹼,能對抗氯化乙酰膽鹼、二磷酸組胺和氯化鋇引起的痙攣。本品所含的西貝素對麻醉犬能擴張外周血管而顯降低血壓的作用。對離體豚鼠迴腸、兔十二指腸、大鼠子宮及整體犬小腸均有明顯鬆弛作用。解痙作用類似罌粟鹼,能對抗氯化乙酰膽鹼、二磷酸組胺和氫化鋇引起的痙攣。
【毒性】西貝素大鼠半數致死量為90 mg/kg,其鹽酸鹽50 mg/kg對大鼠長期給藥有肝損害現象。西貝素大鼠半數致死量 90mg/kg,鹽酸鹽50mg/kg;對大鼠長期給藥有肝損害現象。
【炮製】取原材料,除去雜質,洗淨,取出,潤軟,切薄片。
【性味】味苦、甘;性微寒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散結。主治肺熱咳嗽;痰粘胸悶;勞嗽咯血;瘰疬;癰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注意】反烏頭。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