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別錄》
【拼音名】Yanɡ Shen
【別名】羊腎子(《雞峰普濟方》),羊腰子(《本草述》)。
【來源】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腎。
【原形態】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化學成份】每100克約含水分79克,蛋白質16.3克,脂肪3.2克,灰分1.3克,鈣48毫克,磷279毫克,鐵11.7毫克,硫胺素0.49毫克,核黃素1.79毫克,尼克酸8.2毫克,抗壞血酸7毫克,維生素A140國際單位。
【性味】
甘,溫。
1《本草圖經》:溫,平。
2《綱目》:甘,溫,無毒。
【功能主治】
補腎氣,益精髓。治腎虛勞損,腰脊疼痛,足膝痿弱,耳聾,消渴,陽萎,尿頻,遺溺。
1《別錄》:補腎氣,益精髓。
2《唐本草》:羊腎合脂為羹,療勞痢。
3《日華子本草》:補虛耳聾,陰弱,壯陽益胃,止小便。治虛損盜汗。
4《綱目》:治腎虛消渴。
5《本經逢原》:治腎虛膀胱蓄熱胞痺,小便淋瀝疼脹。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入丸、散。
【附方】
1治五勞七傷,陽氣衰弱,腰腳無力:羊腎一對(去脂膜,細切),肉蓯蓉一兩(浸酒一宿,去皺皮,細切)。上件藥,相和作羹,著蔥白、鹽、五味末等,一如常法,空腹食之。(《聖惠方》羊腎蓯蓉羹)
2治下焦虛冷,腳膝無力,陽事不行:羊腎一個,熟煮,和半:久兩煉成乳粉,空腹食之。(《食醫心鏡》)
3治腎虛勞損精竭:炮羊腎一雙,去脂,細切,於豉汁中以五味、米糅如常法作羹食,作粥亦得。(《食醫心鏡》)
4治腰脊苦痛不遂:羊腎作末,酒服二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5治老人腎臟虛寒,內腎結硬,雖服補藥不入:羊腎子一對,杜仲(長二寸,闊一寸)一片。同煮熟,空心食之。令人內腎柔軟,然後服補藥。(《雞峰普濟方》)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