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Ya Sōnɡ
【別名】小鵝兒腸
【來源】為景天科植物細葉景天的帶根全草。春、夏採挖帶根全草,洗淨,陰乾或鮮用。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全體無毛,具鬚根。莖單生或叢生,高5~30厘米。葉3~5片輪生,長圓狀匙形,長8~20毫米,寬2~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全緣,無柄或幾無柄。花序圓錐狀或傘房狀,分枝長,下部葉腋也生有花序;花稀疏;花梗長5~8毫米,細弱;萼片5,狹三角形至卵狀披針形;花瓣5,白色,矩圓狀卵形;雄蕊10;鱗片寬匙形,頂端有深缺刻;心皮5,近直立,下部合生,有小乳頭狀突起。蓇葖成熟時上半部斜展;種子少數,微小。
【生境分佈】生草地、荒坡、石上。分佈陝西、山西、河南、湖北、甘肅、四川等地。
【性味】酸澀,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小兒丹毒,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湯火傷,睪丸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汁塗。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