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出自《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Yě Dian Qīnɡ
【英文名】Japanese Peristrophe
【別名】紅絲線、項開口、白牛膝、大青、九頭、獅草、高山辣椒、大葉辣椒草、黃丁苦草、對葉接骨草、綠骨大青、紅藍、山藍、青紅玫
【來源】
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觀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ristrosphe baphica (Spreng.) Bremek. [Justicia tinctoria Roxb.; J. biualuis auct. Non L.; Peristrophe raxbutghiana (Schult.) Bremek.]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觀音草 多年生草本,高達80cm。被灰白色毛。莖直立,纖細,有淺槽,節是較長。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10cm,寬1.5-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側脈約5對。花單生,淡紅色,腋生或頂生;苞片2,橢圓形;萼5裂,裂片披針形;花冠筒細長,長約為裂片的兩倍以下,冠簷二唇形,上唇全緣,下唇2淺裂或近全緣;雄蕊2,著生於花冠筒內,雄蕊伸出花冠外,花絲有毛,花藥2室,1室在下;花柱絲狀,柱頭2裂。蒴果橢圓形,具毛。種子4顆,黑色,卵圓形而扁,表面有凸起小點。花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草坡或叢林間。
資源分佈: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藥理作用】從印度的一種觀音草屬植物Pertstrophe bicaly-culata Nees全草中得到一種微黃棕色的揮發油,在試管內有抗結核桿菌作用,但對多種非抗酸菌如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等則均無殺菌作用。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熄風;散瘀消腫。主治肺熱咳嗽;肺癆咯血;吐血;小兒驚風;咽喉紅腫;口舌生瘡;小便淋痛;癰腫瘡癤;瘰疬;跌打腫痛;外傷出血;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湯洗;或搗汁滴耳。
【注意】孕婦忌服。
【附方】1治小兒驚鳳:觀音草四至五錢,水煎服。2治尿路感染:觀音草、車前草各五錢,水煎服。3治風濕性關節炎:觀音草。細柱五加根皮、虎杖根、木防已、凌霄根各五錢,水煎服。(1方以下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中華本草》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