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舌草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Yā She Cǎo

【別名】鴨兒嘴(《植物名實圖考》),鴨仔菜、鴨兒菜(《南寧市藥物誌》),香頭草、豬耳菜、鴨嘴菜、馬皮瓜(《江蘇藥材志》),肥豬草(江西《草藥手冊》),水玉簪(《陝西中草藥》)。

【來源】為雨久花科植物鴨舌草的全株。夏、秋采收,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1米許。根莖短,近於直立。葉簇生或單生,卵狀至卵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1~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圓形或略呈心臟形;葉柄長7~17厘米,具葉鞘。總狀花序從葉鞘抽出,生花3~6朵,具柄;花被鍾狀,6深裂,幾達基部,藍色帶紅色;雄蕊6,內有1枚較大,花絲一面有齒,花藥基部著生,頂裂;子房3室,花柱細。蒴果長卵形,長12毫米,室背開裂,種子多數。花期8~9月。

【生境分佈】生於潮濕地區或水稻田中。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性味】

苦,涼。

1《南寧市藥物誌》:甘,涼,無毒。

2《陝西中草藥》:苦,平。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痢疾,腸炎,急性扁桃體炎,齒齦膿腫,丹毒,疔瘡。

1《南寧市藥物誌》:清熱,解毒。治暴熱及丹毒,外敷治腫瘡,蛇咬。

2《江蘇藥材志》:治痢疾腹痛。

3江西《草藥手冊》:治痢疾,腸炎,齒齦膿腫,急性扁桃體炎,喉痛。

4《陝西中草藥》:止痛,離骨。治牙科疾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8錢(鮮者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附方】

1治吐血:鴨舌草一至二兩。燉豬瘦肉服。(江西《草藥手冊》)

2治赤白痢疾:鴨舌草適量,曬乾。每日泡茶服,連服三至四日。(《江蘇藥材志》)

3治療瘡:鴨舌草加桐油搗敷患處。(江西《草藥手冊》)

4拔牙:水玉簪二錢,玉簪花根二錢,信石一錢,鯽魚一條(約一斤重)。前三味藥共研細粉,去魚腸雜,裝藥縫合,掛陰涼通風處約50天後,魚鱗上即可生出霜樣物,即所用的藥粉。用時先輕微剝離牙齦,點上此藥(約一個鱗片上的藥量),片刻以後,牙即可拔下。此藥不可嚥下,以免中毒。(《陝西中草藥》離骨散)

5治蛇、蟲咬傷:鮮鴨舌草,搗敷。(江西《草藥手冊》)

【臨床應用】治療慢性氣管炎:取鴨舌草全草1兩(干品),加水煮沸15分鐘後加入蜂蜜3~5錢,再煮沸5分鐘,為1次量。日服2次,連服30天為一療程,觀察341例,近控42例(12%),顯效121例(35.4%),好轉140例(41.5%)。總有效率88.9%。一般1~2天見效,也有3~4天見效的。以平喘效果較好。副作用:少數服藥後覺頭昏,個別發生胃痛或嘔吐,繼續服藥即隨之消失。本品也可用於急性支氣管炎和百日咳。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