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拾遺》
【拼音名】Yǔ Jiǔ
【別名】浮薔(《救荒野譜》),青茨菇花(汪連仕《採藥書》),藍鳥花(《植物名匯》)。
【來源】為雨久花科植物雨久花的全草。
【原形態】
雨久花(《花鏡》)
一年生草本,高達40餘厘米,全株軟而滑潤。初生葉披針狀線形,後生葉漸寬,最終成心狀卵形,長6~10厘米,寬3.5~8厘米,先端急尖,全緣,兩面光滑無毛;根生葉柄長,長30厘米左右,莖生葉柄短,長6毫米左右,下部寬而抱莖。總狀花序,頂生,花梗長於葉;花藍色,花被片6,橢圓形,先端鈍;雄蕊6,其中5枚小形,花藥為黃色,1枚大形,花藥為紫色,其花絲的中央部有鉤狀片;雌蕊1,較雄蕊長;花後花梗漸下彎。蒴果卵形,長8~10毫米,包於宿存花被片內。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生於稻田及池沼、水溝邊水中。分佈東北、華東各地。
【功能主治】
清熱,去濕,定喘,解毒。
1汪連仕《採藥書》:去濕之功同茵陳。散一切疔毒,消痔漏,明目。
2《吉林中草藥》:清熱定喘,解毒消腫。治高熱,喘息,小兒丹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附方】治小兒高熱咳喘:雨久花二錢。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