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治方]
凌雲鵬:滅癬藥膏為家傳方,善治頑癬(神經性皮炎),塗擦以後,痂面易脫,而濕爛瘙癢迅速消除,皮色較淡或沉著。
川烏 草烏 藏紅花 大楓子 木鱉子 狼毒 血竭 雄黃各9克 檳榔 蒼朮 黃柏 蕪荑各12克
先將血竭、雄黃取出另研細末,後與余藥研細和勻,用凡士林調成20%軟膏。每日塗擦一次。本藥具有毒性,不可入口。
--《臨診一得錄》
陳實功:頑癬必效方,治多年頑癬,諸藥熏擦搽洗不效者,用之即愈。
川槿皮120克 輕粉 雄黃各12克 百藥煎12克 斑蝥(全用)3克 巴豆(去油)4.5克 大黃60克 海桐皮60克
上為極細末,用陰陽水調,抓損敷藥,必待自落。
--《外科正宗》卷四
[辨證方]
1、虛 證
朱仁康:養血潤膚飲,治皮膚痞癢症,牛皮癬靜止期(血虛風燥型),紅皮症等。
生地15克 熟地15克 天冬9克 麥冬9克 花粉9克 當歸9克 黃芪9克 升麻6克 黃芩9克 桃仁9克 紅花9克
水煎服。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朱仁康:潛陽熄風方,治泛發性神經性皮炎,慢性等麻疹。
生熟地各15克 當歸9克 何首烏9克 紫貝齒30克 磁石15克 生龍牡各15克 代赭石15克 珍珠母30克 白芍9克
水煎服。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2、 實 證
李耀先:以下為治療牛皮癬之經驗方,確有良效,療程一般為三個月左右。
白蘚皮12克 地膚子12克 苦參10克 當歸15克 生地30克 首烏l0克 金銀花30克 烏蛇30克 全蠍6克 蜈蚣5條 皂刺6克
水煎服。
--《北京市老中醫經驗選編》(二)
李耀先:主治風癬、牛皮癬。
川椒l.5克 生草烏12克 生川烏12克 川槿皮1.5克 潮腦1.5克 雄黃12克 煙焦餾12克 白芷0.1克 巴豆霜0.6克 斑蝥0.6克 鹽姻0.1克 信石0.3克 白礬0.6克
共為細面,將香油熬開後晾溫,調和上藥,敷患處。
--《北京市老中醫經驗選編》(二)
趙學敏:治牛皮風癬。
川槿皮30克 大楓子仁15個 半夏15克
河、井水各1碗,浸露7宿,入輕粉3克於水中,用禿筆掃塗,有臭涎出方妙。但忌洗澡。能於夏月治之尤效。
--《串雅內編》卷二
朱仁康:皮癬膏,治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
黃柏 白芷 輕粉各25克 鍛石膏 蛤粉 五倍子各30克 硫黃 雄黃 銅綠 章丹各15克 枯礬 膽礬各6克
以上各藥均取淨末,研和極勻,加凡士林500克調和成膏。外擦患處,每日一二次。
--《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趙炳南:搽黃藥粉,主治神經性皮炎(干癬)。
梔子30克 雄黃12克 硃砂12克 輕粉12克
用黃瓜把、茄子皮或生薑片蘸藥外用,或配成10%軟膏外用。潰瘍瘡面勿用。
--《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陶承熹:牛皮癬方。
香油30克 全蠍7個 巴豆20粒 斑蝥10個
同熬至焦黑色,濾去渣,入黃占3克,候熔收起。外擦。
--《惠直堂經驗方》卷三
萬潛齋:治遠年男女陰陽血癬、牛皮癬奇效方。
土荊皮60克 木鱉子1個(切片) 檳榔7個(切片) 防風3克 麝香0.6克 冰片0.9克 土螺聊(即蝸牛)7個
用頂好干燒酒l000克,將前藥浸在有嘴瓦罐內,封固7日,勿令洩氣。搽患處即愈,多搽永不再發。愈後終身戒食牛肉、螺螄,不致再患。
--《壽世新編》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