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
【拼音名】Yīnɡ Yu Gēn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根,全年可采。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蘡薁條。
【性味】
1《綱目》:甘,平,無毒。
2《福建中草藥》:微甘辛,平。
【功能主治】
清濕熱,消腫毒。治黃疸,濕痺,熱淋,痢疾,腫毒,瘰疬,跌打損傷。
1《綱目》:治下焦熱痛淋悶,消腫毒。
2《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胃痛,療痔瘡,通經利尿。
3《貴州民間方藥集》:消腫,消膨脹。外用於跌打損傷,治筋骨疼痛,接骨。
4《福建中草藥》:通經絡,祛風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附方】
1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蘡薁干根五錢,白英干全草五錢,茵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2治關節風濕痛:蘡薁鮮根二至四兩。水煎調酒服。(《福建中草藥》)
3治男婦熱淋及女人腹痛:野葡萄根七錢,葛根三錢。水一盅,煎七分,入童子小便三分,空心溫服。(《乾坤生意秘韞》)
4治痢疾:蘡薁根一兩。水煎。紅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一兩調服。(《江西民間草藥》)
5治赤游風腫:野葡萄根搗如泥,塗之。(《世醫通變要法》)
6治濕痰流註:蘡薁根二兩,瘦豬肉二兩。酒、水各半同煮,去渣,取湯連肉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7治肺癰:鮮蘡薁根二兩,鮮海金沙一兩半。煎服。(《泉州本草》)
8治寡疬:蘡薁鮮根二兩。水煎或調酒服。(《福建中草藥》)
9治乳癰:蘡薁一兩,香茹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
取蘡薁根2兩,黃酒1湯匙,瘦肉2兩,水4兩煎服。每日1劑。上午煎1次喝湯;下午再煎1次,湯、肉並食,14天為一療程。共治療95例,一般臨床症狀消失時間平均為4.5天,肝腫消失時間為16.8天,黃疸消退時間為23.7天,谷丙轉氨酶復常時間平均為25.4天。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