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峨嵋藥植》
【拼音名】Yi Pi Cǎo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扭瓦韋的全草。5~8月連根拔起全草,洗淨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不及40厘米。根狀莖粗,長而橫走,先端密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漸尖,褐棕色,有齒,網眼密,中心色較深。葉片線形,長15~40厘米,寬約1厘米,不被毛及鱗片,革質,灰綠色。孢子囊群大,卵圓形,幼時矩圓形,斜列,位於中肋及邊緣之間,成熟時密接,幼時有盾形鱗片覆蓋。
【生境分佈】生於陰處石上或樹上。分佈雲南、四川、陝西、湖北西部及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全草含三萜式皂甙。【性味】性微寒,味微苦。
【功能主治】
1《峨嵋藥植》:浸酒服,治跌打損傷。
2《藏醫常用藥物的研究》:生肌,解熱毒。內服治內傷及外傷有膿,外用能治湯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5錢(鮮品O.5~1兩);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