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拾遺》
【拼音名】Zhū Lan
【別名】珍珠蘭(《藥性考》),真珠蘭、魚子蘭(《花經》),雞爪蘭(《綱目拾遺》)。
【來源】為金粟蘭科植物金粟蘭的莖葉。
【原形態】
金粟蘭(《周之嶼樹藝書》)
亞灌木,高可達1米。莖圓形,無毛。葉對生,革質,卵形至倒卵形或長圃狀橢圓形,長4~10.5厘米,寬1.5~5.5厘米,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具圓鋸齒,齒尖有腺點,下面脈紋顯明;葉柄短,長約1厘米。穗狀花序纖弱,長1~3厘米,作圓錐花序式排列;花小,黃色,芳香,無柄,無花被;苞片極小,為正三角形;雄蕊3枚,由藥隔相互合生成卵形,先端3~5齒;子房卵形,1室,無花柱。核果卵狀球形。花期5~6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根(珠蘭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佈】生山區叢林中,庭園、花圃有栽培。分佈江蘇、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性味】
1《陸川本草》:辛,溫。
2《雲南中草藥》:甘,溫。
【功能主治】
治風濕疼痛,癲癇,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1《陸川本草》:破積,止痛,止血。治跌打損傷,刀傷出血。
2《雲南中草藥》:祛風濕,接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附方】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癲癇:魚子蘭一至二兩。水煎或泡酒服。(《雲南中草藥》)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