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綱目》
【拼音名】Zha Měnɡ
【別名】直螽(《詩經》),蠜(《爾雅》)。
【來源】為蝗科昆蟲稻蝗等的乾燥全蟲。秋季捕捉,曬乾或風乾。
【原形態】
體長圓形,黃綠色。雌蟲頭至翅端長3.6~4.4厘米;雄蟲長3~3.3厘米。頭部略成方形,在複眼後方各有一條褐色縱帶,由頭部側面伸至前胸背板的側面。複眼橢圓形,位於頭頂兩側,單眼3個,在複眼中間的頭頂部。觸角絲狀,有多數小節組成;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較大,中、後胸背板較小。翅2對,前翅狹長,灰褐色,後翅闊,半透明,翅長超過腹部的末端。足3對,灰褐色,跗節8節,具2爪,後肢的腿節特大,善於跳躍。腹部可見11節,第1節兩側有聽器,雌蟲腹部的末端有產卵管。
多生活於水稻、玉米、高梁、甘蔗等田中,以及潮濕近水的草灘和田埂上,食害稻穀、玉米等禾本科作物。
【生境分佈】分佈幾遍全國。
【性味】
辛甘,溫。
1《本草拾遺》:有毒。
2《綱目》:辛,有毒。
3《隨息居飲食譜》:辛甘,溫。
【功能主治】
治小兒急慢驚風,百日咳。
1《綱目拾遺》:治咳嗽,驚風,破傷(風),療折損,凍瘡,斑疹不出。
2《隨息居飲食譜》:暖胃助陽,健脾運食。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只;或鍛存性研末。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附方】
1治小兒驚風:蚱蜢不拘多少,鍛存性,砂糖和服。(《綱目拾遺》)
2治急慢驚風:霜降後取蚱蜢風乾,用十個或七個,加鉤籐、薄荷葉各一撮,煎湯灌下,渣再煎服。(《百草鏡》)
3治破傷風:霜降後蚱蜢,曬乾,用十數個,瓦上鍛存性,酒下。(《救生苦海》)
4治鸕茲瘟(其症咳嗽不已,連作數十聲,類哮非哮,似喘非喘,小兒多患此):蚱蜢十個。煎湯服。(《綱目拾遺》)
5治鸕茲郁(小兒有之,其症如物哽咽,欲吐難出之狀,久之出痰少許,日久必死):干蚱蜢煎湯服。(《百草鏡》)
6治凍瘡:蚱蜢,風乾,鍛研,香油和搽,撒亦可。(《養素園傳信方》)
7治痧脹:蚱蜢五、六個。煎湯溫服。(《養素園傳信方》)
8治三日瘧:盤螽,陰乾為末,臨發日,於五更時酒服方寸匕。(姚可成《食物本草》)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