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葉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Zhānɡ Shu Ye

【英文名】Leaf of Camphortree

【別名】樟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樟。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nnamomum cam Phora(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采收和儲藏:3月下旬以前及5月上旬後含油多時采,鮮用或晾乾。

【原形態】樟,常綠喬木,高20-30m。樹皮灰褐色或黃褐色,縱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葉均有樟腦味。葉互生,革質,卵狀橢圓形以至卵形,長6-12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鈍或闊楔形,全緣或呈波狀,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或粉白色,無毛,幼葉淡紅色,脈在基部以上3出,脈腋內有隆起的腺體;葉柄長2-3cm。圓錐花序腋生;花小,綠白色或淡黃色,長約2mm;花被6裂,橢圓形,長約2mm,內面密生細柔毛;能育雄蕊9,花藥4室;子房卵形,光滑無毛,花柱短;柱頭頭狀。核果球形,寬約1cm,熟時紫黑色,基部為宿存、擴大的花被管所包圍。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栽培或野生於河旁,或生於較為濕潤的平地。

資源分佈:分佈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台灣、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化學成份】葉含揮發油,其主要成分是樟腦(camphor)(54.54%),還有1,8-桉葉素(1,8-cineole)和少量α-松油醇(α-terpineol),β-蒎烯(β-pinene),α-蒎烯,牻牛兒醛(geranial),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樟烯(camphene),龍及(borneol),橙花醛(neral)等。

【性味】辛;溫

【歸經】心;脾;肺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解毒;殺蟲。主治風濕痺痛;胃痛;水火燙傷;瘡瘍腫毒;慢性下肢潰瘍;疥癬;皮膚瘙癢;毒蟲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搗汁、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南寧市藥物誌》:孕婦忌服。

【附方】1治面黃虛腫:樟樹葉、大血籐。研末,每次五分,開水送服。(《湖南藥物誌》)2治鉤蟲病:樟樹嫩梢半斤。炒黃,水二斤,煎至半斤,次晨空腹溫服。(《江西草藥》)3治腳上生瘡,此瘡個個如小筆管大者:樟樹葉,搗熟,略摻拔毒丹,外貼樟樹葉,連換。(《用益生家寶方》)4治陰疽:樟樹鮮葉合冷飯粒搗敷患處。初期能消,如已化膿則能排膿。(《泉州本草》)5治鵝掌風:樟葉(鮮)水煎熏洗。(《福建中草藥》)6治燙傷起泡:樟葉、皮各適量。曬乾燒灰,蛋清調搽(《江西草藥》)

【各家論述】

1.《陸川本草》:殺蟲,殺菌,治疥癬。

2.《南寧市藥物誌》:被風,化痰,殺蟲。治寒性風濕骨病,胃痛。外治跌打撲傷,散毒,行氣,止痛。

3.《廣西中藥志》:枝、葉洗風濕。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