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本草經集注》
【拼音名】Zǐ Tan
【別名】紫真檀(《別錄》),赤檀、勝沉香(《綱目》),紫檀香(《本草備要》)。
【來源】為豆科植物紫檀的心材。夏、秋季采。
【原形態】
紫檀,又名:櫚木、花櫚木、薔薇木、羽葉檀、青龍木、黃柏木。
喬木,高15~25米,直徑達40厘米。單數羽狀復葉;小葉7~9,矩圓形,長6.5~11厘米,寬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無毛;托葉早落。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花梗及序軸有黃色短柔毛;小苞片早落;萼鍾狀,微彎,萼齒5,寬三角形,有黃色疏柔毛;花冠黃色,花瓣邊緣皺折,具長爪;雄蕊單體;子房具短柄,密生黃色柔毛。莢果圓形,偏斜,扁平,具寬翅,翅寬可達2厘米。種子1~2。
【生境分佈】生坡地疏林中或栽培。分佈廣東、雲南等地。
【性狀】通常為長條狀的塊片,長約1米,寬約7~15厘米,樹皮及邊材已剝除,內外均呈鮮赤色,久與空氣接觸,則呈暗色以至帶綠色的光澤。導管大形,橫切面成孔點,縱切面呈線條;有紅色的樹脂樣物質,呈油滴狀,散佈於木纖維、柔細胞及導管中,易溶於醇。質緻密而重。以水煮之,無赤色溶液。氣微,味淡。
【化學成份】紫檀含紫檀素、高紫檀素、安哥拉紫檀素。同屬植物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心材含紫檀紅、去氧紫檀紅、山托耳、紫檀芪、紫檀素、高紫檀素、紫檀醇。
【藥理作用】同屬植物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的水提取液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製作用,可使腹水生成減少,生存時間延長,死亡率有所降低。
【性味】
鹹,平。
1《別錄》:味鹹,微漢。
2《日華子本草》:無毒。
3《本草逢原》:鹹,平,無毒。
【歸經】《本草經疏》:入足厥陰經。
【功能主治】
消腫,止血,定痛。治腫毒,金瘡出血。
1《別錄》:主惡毒,風毒。
2陶弘景:摩以塗風毒諸腫;又主金創止血;亦療淋。
3《日華子本草》:醋摩敷一切卒腫。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敷或磨汁塗。內服:煎湯。
【注意】《本草從新》:癰腫潰後,諸瘡膿多及陰虛火盛,俱不宜用。
【附方】
1治金瘡,止痛止血生肌:紫檀末敷。(《肘後方》)
2治卒毒腫起,急痛:紫檀,以醋磨敷上。(《肘後方》)
【各家論述】
1《綱目》:白檀辛溫,氣分之藥也,故能理衛氣而調脾肺,利胸膈。紫檀鹹寒,血分之藥也,故能和營氣而消腫毒,治金瘡。
2《本草經疏》:紫真檀,主惡毒風毒。凡毒必因熱而發,熱甚則生風,而營血受傷,毒乃生焉。此藥鹹能入血,寒能除熱,則毒自消矣。弘景以之敷金瘡、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與番降真香同為極細末,敷金瘡良。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