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雲南中草藥》
【拼音名】Zhēn Zhū Lian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毛髮唐松草的根。秋、冬採集。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無毛。根簇生,肉質細長紡錘形,皮層鬆脆,干後易剝落,斷面黃色。莖高達100厘米,較纖細。3回3出或近羽狀復葉;小葉卵形或菱狀卵形、橢圓形或楔狀倒卵形,長0.8~2厘米。寬0.6~1.6厘米,3淺裂,脈不明顯,頂端小葉較大,側葉較小,上面淡綠色,下面灰白色,光滑無毛,圓錐花序腋生,分枝纖細,稀疏,末回分枝常生花3朵;花梗絲形;萼片4,白色,橢圓形成狹倒卵形;無花瓣;雄蕊多數,花藥頂端鈍,花絲抉條形斌絲形;心皮2~3(~5),花柱短,柱頭具狹翅。瘦果斜狹卵形,稍扁,長3~3.5厘米,縱肋8。
【生境分佈】生於陰濕山地灌木叢中。分佈雲南、四川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炎止瀉。治小兒高熱,驚風,肺炎,膀胱炎,百日咳,腳氣病,腸炎,痢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錢。
【摘錄】《*辭典》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