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四川中草藥》
【拼音名】Zhū Liao Shēn
【別名】觀音竹(《植物名實圖考》),土洋參、蛇蓼子、大一枝箭(《四川甲藥志》)。
【來源】為蘭科植物小長距蘭的全草或帶根全草。3~4月采收,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可達30~40厘米。根肉質粗大。葉互生,基部的1~2葉變為淺綠色膜質的鱗片,抱莖;中部的葉2~4片,較大,闊卵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尖,基部成鞘狀抱莖;上面中脈凹,下面中脈突出,平行側脈約20條;上部葉披針形。總狀花序頂生;花下有1披針形苞片,較花為長;花疏生,黃綠色,逕約10毫米;外輪花被卵形,先端鈍,內輪稍狹,寬披針形;唇瓣較花被片略長,舌狀,全緣,鈍頭,距線狀,較子房略長,先端扁平;花藥分叉,蕊喙低,鈍三角形,花粉塊棒狀,具柄;於房下位,圓筒狀,有稜,扭曲。蒴果。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疏林、沙地及草坪等向陽乾燥處。分佈東北以至南部及西南各地。
【性味】《四川中藥志》:味甘,性平,無毒。
【功能主治】《四川中藥志》:治腎虛腰痛,咳嗽氣喘及頭昏身軟。
【用法用量】內服:燉肉,1~2兩。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