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毒散

敗毒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小兒藥證直決》

【處方】柴胡、前胡、川芎、枳殼、羌活、獨活、茯苓、桔梗、人參、甘草、生薑、薄荷。

【來源】虛人而感風寒濕邪,邪正交爭於肌腠之間,正虛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壯熱而無汗,頭項強痛,肢體酸痛。風寒犯肺,肺氣不宣,故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苔白膩,脈浮而濡,正是風寒兼濕之證。所以治當益氣解表,散寒祛濕。方中羌活、獨活並為君藥,辛溫發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風寒濕邪。川芎行血祛風;柴胡辛散解肌,並為臣藥,助羌活、獨活祛外邪,止疼痛。枳殼降氣,桔梗開肺,前胡祛痰,茯苓滲濕,並為佐藥,利肺氣,除痰濕,止咳嗽。甘草調和諸藥,兼以益氣和中。生薑、薄荷,發散風寒,皆是佐使之品。配以小量人參補氣,使正氣足則鼓邪外出,一汗而風寒濕皆去,亦是佐藥之意。本方原為小兒而設,因小兒元氣未充,故用小量人參,補其元氣,正如《醫方考》曰:「培其正氣,散其邪毒,故曰敗毒。」後世推廣用於年老、產後、大病後尚未復元,以及素體虛弱而感風寒濕邪,見表寒證者,往往多效。喻昌也認為:「人受外感之邪,必先汗以驅之。惟元氣大旺者,外邪始乘藥勢而出。若元氣素弱之人,藥雖外行,氣從中餒(nei),輕者半出不出,留連為困,重者隨元氣縮入,發熱無休。……所以虛弱之體,必用人參三、五、七分,入表藥中少助元氣,以為驅邪之主,使邪氣得藥,一湧而出,群非補養虛弱之意也。」(《寓意草》)喻氏不僅常用本方治時疫初起,並用治外邪陷裡而成痢疾者,使陷裡之邪,還從表出而愈,稱為「逆流挽舟」之法。本方證系正氣素虛,又感風寒濕邪。風寒濕邪襲於肌表,衛陽被遏,正邪交爭,故見憎寒壯熱、無汗;客於肢體、骨節、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頭項強痛、肢體酸痛;風寒犯肺,肺氣鬱而不宣,津液聚而不布,故咳嗽有痰、鼻塞聲重、胸膈痞悶;舌苔白膩,脈浮按之無力,正是虛人外感風寒兼濕之征。治當散寒祛濕,益氣解表。方中羌活、獨活發散風寒,除濕止痛,羌活長於祛上部風寒濕邪,獨活長於祛下部風寒濕邪,合而用之,為通治一身風寒濕邪的常用組合,共為君藥。川芎行氣活血,井能祛風;柴胡解肌透邪,且能行氣,二藥既可助君藥解表逐邪,又可行氣活血加強宣痺止痛之力,俱為臣藥。桔梗辛散,宣肺利膈;枳殼苦溫,理氣寬中,與桔梗相配,一升一降,是暢通氣機、寬胸利膈的常用組合;前胡化痰以止咳;茯苓滲濕以消痰,皆為佐藥。生薑、薄荷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調和藥性,兼以益氣和中,共為佐使之品。方中人參亦屬佐藥,用之益氣以扶其正,一則助正氣以鼓邪外出,並寓防邪復入之義;二則令全方散中有補,不致耗傷真元。綜觀全方,用羌獨活、芎、柴、枳、桔、前等與參、苓、草相配,構成邪正兼顧,祛邪為主的配伍形式。扶正藥得祛邪藥則補不滯邪,無閉門留寇之弊;祛邪藥得扶正藥則解表不傷正,相輔相成。喻嘉言用本方治療外邪陷裡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氣疏通,裡滯亦除,其痢自止。此種治法,稱為「逆流挽舟」法。

【功能主治】散寒祛濕,益氣解表。氣虛,外感風寒濕表證。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脈浮而按之無力。(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痢疾、過敏性皮炎、濕疹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氣虛者。)

【用法用量】上為粗末。每服二錢(6克),水一盞,加生薑、薄荷各少許,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寒多則熱服,熱多則溫服(現代用法:作湯劑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若正氣未虛,而表寒較甚者,去人參,加荊芥、防風以祛風散寒;氣虛明顯者,可重用人參,或加黃芪以益氣補虛;濕滯肌表經絡,肢體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靈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膿血、裡急後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氣和血止痛。

【注意】本方多辛溫香燥之品,若是暑溫、濕熱蒸迫腸中而成痢疾者,切不可誤用。若非外感風寒濕邪,寒熱無汗者,亦不宜服。(方中藥物多為辛溫香燥之品,外感風熱及陰虛外感者,均忌用。若時疫、濕溫、濕熱蘊結腸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備註】(1)本方是一首益氣解表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肢體酸痛,無汗,脈浮按之無力為辨證要點。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小兒藥證直決》

敗毒散--《痘麻紺珠》卷十六

【處方】人參、茯苓、柴胡、前胡、羌活、甘草、川芎、獨活、桔梗、枳殼、陳皮。

【功能主治】解毒。主痘瘡邪盛,紅點未見之前熱甚者。

【用法用量】加生薑、大棗為引。

【摘錄】《痘麻紺珠》卷十六

敗毒散--《回春》卷七

【處方】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茯苓(去皮)、桔梗(去蘆)、川芎、枳殼(去瓤,炒)、天麻、全蠍(去毒)、殭蠶(炒)、白附子(煨)、地骨皮各等分,甘草減半。

【製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急驚風初起,發熱,手足搐搦,上宮天吊,角弓反張,並一切感冒風寒,頭疼發熱,咳嗽喘息,鼻塞聲重,及瘡疹欲出發搐。

【用法用量】加生薑3片,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七

敗毒散--《攝生眾妙方》卷八

【處方】黃柏1兩,黃連1兩,川烏2錢。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疔瘡走動者。

【用法用量】用冷水調成膏,攤在腫處,頻以水潤之,其腫自消。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八

敗毒散--《攝生眾妙方》卷八

【處方】當歸尾5錢,白芷1兩,防風1兩(去蘆),大黃5錢,羌活1兩,甘草1兩,蜂房1兩,連翹1兩,金銀花1兩,川山甲2兩(生用)。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一切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每服3錢,重甚用4錢,以好酒調下。腫毒痛甚,加乳香、沒藥、血竭、皂角刺各1錢。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八

敗毒散--《博濟》卷三

【處方】槐花(炒)、白礬(燒及8分許,存性)各等分(是生時秤)。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脾毒下血,臟腑疼痛,頻往圊廁,後重裡結。

【用法用量】每服1錢,加烏梅1個,水1盞,煎6分,去滓溫服。

【摘錄】《博濟》卷三

敗毒散--《片玉心書》卷五

【處方】荊芥、防風、連翹、枳殼、升麻、薄荷葉、羌活、獨活、桔梗、干葛、木通、金銀花、黃芩、川芎、甘草、山梔子。

【功能主治】遍身瘡疥,因淋洗塗搽,逼毒歸內而腹脹輕者。

【用法用量】上腫,加蔥3莖;下腫;加燈心1握、生薑3片為引,水煎服。

【摘錄】《片玉心書》卷五

敗毒散--《衛生總微》卷八

【處方】白芍葯1分,甘草(炙)1分,雄黃(醋煮,水飛)1分。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瘡疹熱盛,心神煩躁。

【用法用量】每服1字或半錢,蜜水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生總微》卷八

敗毒散--《宣明論》卷十五

【處方】大黃、黃藥子、紫河車、赤芍葯、甘草各等分。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男子往來寒熱,婦人產後骨蒸血暈。

【用法用量】每服1錢,如發熱,冷水送下;如發寒,煎生薑、瓜蔞湯同調下。

【摘錄】《宣明論》卷十五

敗毒散--《痘科辨要》卷十

【處方】前胡、柴胡、獨活、天麻、地骨皮、薄荷、甘草。

【功能主治】痘初發,在疑似之間者。

【用法用量】加生薑,水煎服。

【摘錄】《痘科辨要》卷十

敗毒散--《外科真詮》捲上

【處方】防風1錢,前胡1錢,元參2錢,公英5錢,生地3錢,銀花2錢,甲珠1片,赤芍1錢5分,連翹1錢,甘草7分。

【功能主治】疔瘡。

【用法用量】野菊根5錢為引。無菊根,用烏桕根白皮亦可。二者俱無,宜用菊花2錢代之。便實,加大黃2錢。

【摘錄】《外科真詮》捲上

敗毒散--《治疹全書》捲上

【處方】麻黃、桔梗、前胡、柴胡、羌活、防風、荊芥、薄荷、天麻、枳殼、川芎、骨皮、蔥白。

【功能主治】疹不起。

【摘錄】《治疹全書》捲上

敗毒散--《慈航集》卷下

【處方】桔梗3錢,生甘草1錢5分,白殭蠶3錢(炒),羌活1錢5分,牛蒡子3錢(研),薄荷8分,片薑黃2錢,蟬蛻2錢,焦楂3錢,枳殼1錢5分(炒),荊芥1錢5分,防風1錢5分。

【功能主治】熱毒積於陽明,風寒客於肌表,蝦蟆瘟初起,兩腮腫硬,惡寒,耳底抽痛。

【用法用量】加煨姜2片,連須蔥頭3個,水煎服。小兒半服。初病1服,蓋暖出汗,即松其半,再1服,去其8分。大便結燥,加制軍3錢,去羌活。

【摘錄】《慈航集》卷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