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平湯--《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三引《宦邸便方》
【處方】銀柴胡6克,黃芩4.5克,人參(去蘆)、半夏(湯泡七次)各3克,甘草1.5克,陳皮3.6克,蒼朮(泔浸)4.5克,厚樸(姜制)3克。
【功能主治】和解少陽,祛溫和胃。主治濕瘧,一身盡痛,手足沉重,寒多熱少,脈濡。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薑3片,紅棗2枚,煎至320毫升,來發先服。瘧發於午前為陽,屬氣虛,加白朮(土炒)2.4克,白茯苓(去皮)2.1克;發於午後為陰,屬血虛,加當歸(酒浸)2.7克,川芎2.1克;發於午前,延及午後,此氣血兩虛,上四味俱加;食積,加神曲(炒)2.4克,麥芽(炒)2.1克,山楂3克,枳實(麩炒)3克。
【摘錄】《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三引《宦邸便方》
柴平湯--《重訂通俗傷寒論》
【處方】川柴胡3克,姜半夏4.5克,川樸6克,清炙草1.5克,炒黃芩3克,赤苓9克,制蒼朮3克,廣橘皮4.5克,鮮生薑3克。
【功能主治】和解燥濕。主治濕瘧。寒熱往采,四肢倦怠,肌肉煩疼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柴平湯--《增補內經拾遺》卷三引《宦邸便方》
【別名】柴平飲、柴平煎
【處方】銀柴胡2錢,黃芩1錢5分,人參(去蘆)1錢,半夏(湯泡7次)1錢,甘草5分,陳皮1錢2分,蒼朮(泔浸)1錢半,厚樸(姜制)1錢。
【功能主治】痎瘧,濕瘧,食瘧;春嗽。發時一身盡痛,手足沉重,寒多熱少,脈濡。小兒飲食無節,復受風暑之氣,寒熱交作,胸腹脹滿,痞悶不通,面黃惡食,症輕者。
【用法用量】柴平飲(《證治寶鑒》卷二)、柴平煎(《中醫大辭典·方劑分冊》)。發於午前為陽,屬氣虛,加白朮(土炒)8分,白茯苓(去皮)7分;發於午後為陰,屬血虛,加當歸(酒浸)9分,川芎7分;發於午前,延及午後,此氣血兩虛,上4味俱加;食積,加神曲(炒)8分,麥芽(炒)7分,山楂1錢,枳實(麩炒)1錢。
【各家論述】1《增補內經拾遺》引《宦邸便方》:方用小柴胡湯以散風寒,平胃散以消飲食,故曰柴平。2《醫方考》:用小柴胡湯以和解表裡,平胃散以健脾制濕,二方合而為一,故名曰柴平。
【摘錄】《增補內經拾遺》卷三引《宦邸便方》
柴平湯--《便覽》卷二
【處方】人參、柴胡、黃芩、半夏、甘草、蒼朮、陳皮、厚樸、川芎、草果各等分。
【功能主治】瘧疾熱多寒少,及瘧寒熱交作,胸膈痞滿,飲食不進,頭目昏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便覽》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