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散--《備急千金要方》卷六
【別名】生地黃飲(《普濟方》卷一八九)。
【處方】生地黃240克, 蒲黃180克, 地骨皮150克, 黃芩(去黑心),芍葯 ,生竹茹各150克。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主治血熱妄行,口鼻出血,心中煩熱,胸悶氣急,及大便出血。
【用法用量】每次15克,水煎,分三次服。
【備註】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據《普濟方》卷一八九補。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六
地黃散--《閻氏小兒方論》
【處方】生地黃,熟地黃, 當歸 ,大黃各22.5克, 谷精草, 白蒺藜, 木通, 黃連, 防風 ,生犀角, 木賊 ,玄參 ,沙苑蒺藜, 羌活, 蟬蛻 ,粉草各15克。
【製法】上藥研為末。
【功能主治】主治小兒心肝壅熱,致生混睛障。目赤腫痛,赤筋,白膜遮睛,漸致失明。
【用法用量】每服6~9克,食後用豬肝或羊肝煎湯調服,每日四次。
【摘錄】《閻氏小兒方論》
地黃散--《衛生寶鑒》卷十
【處方】生地黃 熟地黃 枸杞子 地骨皮各等分
【製法】上藥焙乾為末。
【功能主治】主治血分虛火,鼻中衄血,反覆發作,久治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6克,蜂蜜調溫開水送下,每日三次。
【摘錄】《衛生寶鑒》卷十
地黃散--《重樓玉鑰》捲上
【別名】內消散(《重樓玉鑰》捲上)
【處方】小生地6克,京赤芍2.4克,蘇薄荷1.8克,牡丹皮2.4克,桔梗2.4克,生甘草1.8克,淨茜草3克。
【功能主治】主治喉風初起,風熱壅肺,咽喉紅腫疼痛,發熱頭痛,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用法用量】上藥加燈心20根、紅內消(即茜草莖,五月五日採取,陰乾)3克,與紫正散合用,開水泡藥蒸服。
【摘錄】《重樓玉鑰》捲上
地黃散--方出《千金》卷二,名見《產孕集》捲上
【處方】干地黃(搗末)。
【功能主治】漏胞,妊娠血下不止。
【用法用量】以3指撮,酒送下,不過3服。
【摘錄】方出《千金》卷二,名見《產孕集》捲上
地黃散--《千金》卷十九
【處方】生地黃30斤。
【製法】上切細曬乾,又取生者30斤,搗取汁漬之,令相得,出曬乾,九復如是,為末。
【功能主治】益氣調中,補絕,令人嗜食,除熱。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勿令絕。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本經》言地黃治傷中,逐血痺。作湯以除寒熱積聚,療折跌絕筋,生者尤良。此用生者九曬九搗,並不經火,深得《本經》之奧。
【摘錄】《千金》卷十九
地黃散--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三
【處方】豉2升,地黃8斤。
【製法】上蒸2次,曬乾為散。
【功能主治】虛勞冷,骨節疼痛無力;亦治虛熱。
【用法用量】每服2方寸匕,食後以酒1升送下,1日2次。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三
地黃散--方出《千金》卷二,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五四
【別名】乾薑地黃散
【處方】干地黃4兩,乾薑2兩。
【製法】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婦人血少氣寒,胎漏腹痛。妊娠血下不止。
【用法用量】乾薑地黃散(《張氏醫通》卷十五)。
【摘錄】方出《千金》卷二,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五四
地黃散--《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處方】生地黃8兩,生薑5兩。
【製法】上各切,同炒干,為散。
【功能主治】室女經絡寒凝,月水不通,心煩腹滿,腰腳急痛;及產後血氣不和,血塊時攻心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酒調下。
【摘錄】《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地黃散--《普濟方》卷二九九引《海上方》
【處方】黃柏2兩,升麻3兩,生地黃5兩,薔薇根皮4兩(一方用蘆根,無薔薇根皮)。
【功能主治】口瘡。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含之,稍冷吐卻,更含至愈。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九引《海上方》
地黃散--方出《博濟》卷三,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二○
【處方】生干地黃12分(好者,細切),升麻1兩(碎),訶子2枚(研末),白鹽花半分,麻(米凡)(末)4合(取打1遍者),粟(賁)飯1大合,硃砂1兩(細研,臨燒時以沙牛糞汁調之,免飛上)。
【製法】上拌勻,於一淨沙瓶中盛,密封頭,通身遍泥,陰乾7-8日,待泥干,入爐中坐之,瓶四畔以炭火圍之,燒其炭,續續添盡7斤即住,其藥以為黑灰,收之,並為細末。
【功能主治】駐顏,益齒,烏髮。主治腳風、腸風。腎虛齒痛。
【用法用量】每日夜用之揩齒。欲用藥時,以生薑1塊如杏仁大爛嚼,須臾即吐卻滓,以左手指揩3-5遍,就濕指點藥末,更揩10數遍,含汁不得吐,以兩手取津塗髭發,待辛辣定,即細細咽之。若能空心用3遍,飯後更用之,見效即速矣。
【摘錄】方出《博濟》卷三,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二○
地黃散--《審視瑤函》卷三
【處方】生地黃7錢,當歸7錢,熟地黃(焙乾)7錢,大黃7錢,谷精草5錢,黃連(酒炒)5錢,白蒺藜(炒去刺)5錢,木通5錢,烏犀角(銼細末)5錢,玄參5錢,木賊草5錢,羌活5錢,炙甘草5錢。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混睛障症。
【用法用量】每服2錢,煮豬肝或羊肝汁,食遠調下。
【摘錄】《審視瑤函》卷三
地黃散--《外科百效》卷二
【處方】紅內消(去根)2錢,仙女喬(根藥不拘),赤芍,牡丹皮,黃連5錢,土生地黃汁。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咽喉單雙鵝瘋。
【用法用量】每服2錢,熱茶水調下。
【摘錄】《外科百效》卷二
地黃散--《魯府禁方》卷二
【處方】地龍1兩,黃瓜1兩。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遍身黃腫。
【用法用量】每服2錢,用黃酒或茶清調下。
【摘錄】《魯府禁方》卷二
地黃散--《普濟方》卷三三○
【處方】地黃(銼,炒)1兩,當歸(切,焙)1兩,黃耆(銼)1兩,阿膠(炙令燥)1兩,艾葉(炒,焙)3分。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婦人血傷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3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每日3次。
【摘錄】《普濟方》卷三三○
地黃散--《普濟方》卷二三四
【處方】熟地黃1兩,磁石2兩(搗碎,水淘去赤汁),防風3分(去蘆頭),羌活3分,黃耆1兩(銼),白芍葯3分,木通(銼)3分,桂心3分,人參1兩(去蘆頭)。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虛勞耳聾及虛鳴。
【用法用量】每服用羊腎1對(切去脂膜),以水1大盞半,煎至1盞,去腎,入藥末5錢,煎至6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2次溫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三四
地黃散--方出《千金》卷六,名見《普濟方》卷一八九
【別名】土地黃飲
【處方】生地黃8兩,蒲黃1升,地骨皮5兩,黃芩3兩,芍葯3兩,生竹茹3兩。
【功能主治】勞熱所致大便出血,及口鼻皆出血,血上湧,心胸氣急。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7合,分3次溫服。
【摘錄】方出《千金》卷六,名見《普濟方》卷一八九
地黃散--《雲歧子保命集》卷下
【處方】生干地黃1兩,當歸(並略炒)1兩,生薑半兩(細切如繩頭大,新瓦炒令焦黑)。
【製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產後惡物不盡,腹內(疒丂)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地黃飲」。
【摘錄】《雲歧子保命集》卷下
地黃散--《普濟方》卷一九○引《經驗良方》
【別名】地黃湯
【處方】生干地黃2兩,龍腦2兩,薄荷2兩,甘草(生用)1兩。
【製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經血妄行,及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地黃湯(《準繩·女科》卷四)。
【摘錄】《普濟方》卷一九○引《經驗良方》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