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飲

防己飲--《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別名】防己散

【處方】防己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桑根白皮1兩,羌活(去蘆頭)1兩,蒼朮(米泔浸1宿,切,焙)1兩半,郁李仁(去皮)1兩半。

【製法】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風水,面腫骨痛,惡風咳喘。

【用法用量】防己散(《普濟方》卷一九二)。

【摘錄】《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防己飲--《聖濟總錄》卷二十

【處方】防己3兩,桑根白皮(銼)3兩,桂(去粗皮)3兩,麻黃(去根節)3兩,白茯苓(去黑皮)4兩。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風寒濕痺,四肢攣急,或身體浮腫。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聖濟總錄》卷二十

防己飲--《顧松園醫鏡》卷十五

【處方】漢防己1錢許,黃柏2錢,忍冬花(鮮籐數兩,煎湯代水更效)5錢,川萆薢5錢,木瓜3錢,白茯苓3錢,澤瀉1錢許,木通1錢許,石斛5錢,米仁5錢。

【功能主治】腳氣,濕熱在足。

【用法用量】如紅腫,加犀角,沖心煩悶亦用,再加檳榔、羚羊角;如喘嘔,加麥冬、枇杷葉;如頭痛,加甘菊。

【各家論述】漢防己通下焦濕熱,壅遏腳氣,非此不除,黃柏治下焦濕熱腫痛,忍冬花療腳氣筋骨引痛,川萆薢祛濁分清,木瓜祛濕舒筋,白茯苓、澤瀉、木通利水除濕,石斛、米仁益脾除濕。此清熱除濕利水之劑,腳氣皆由濕熱,通宜以此方為主,隨兼症而擴充,以加減之則善。

【摘錄】《顧松園醫鏡》卷十五

防己飲--《仙拈集》卷二引鄭總戎方

【處方】漢防己5錢,當歸4錢,蒼朮3錢,黃柏3錢,茵陳3錢,澤瀉3錢,牛膝3錢。

【功能主治】腿膝流火。

【用法用量】用生薑5片,黃酒1大碗,水2大碗,煎服。

【摘錄】《仙拈集》卷二引鄭總戎方

防己飲--《丹溪心法》卷三

【處方】白朮、木通、防己、檳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蒼朮(鹽炒)、黃柏(酒炒)、生地黃(酒炒)。

【功能主治】濕熱腳氣,足脛腫痛,憎寒壯熱。

【用法用量】《醫學正傳》:有黃連。用量及用法:黃柏、蒼朮、白朮、防己各7分,生地黃、檳榔、川芎各5分,犀角屑、甘草節、木通、黃連各3分。上細切,作1服,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大便實,加桃仁;小便澀,加杜牛膝;有熱,加黃芩、黃連;大熱及時令熱,加石膏;有痰,加竹瀝、薑汁。

【各家論述】1.《醫方考》:是方也,木通、防己、檳榔,通劑也,可以去塞;犀角、黃柏、生地黃、甘草梢,寒劑也,可以去熱;蒼、白二術,燥劑也,可以去濕。然川芎能散血中之氣,犀角能利氣中之血,先痛而後腫者,氣傷血也,重用川芎;先腫而後痛者,血傷氣也,重用犀角。2.《醫方集解》:此足太陽藥也。防己行水療風,瀉下焦之濕熱;檳榔攻堅利水,墜諸藥使下行;木通降心火,由小便出;草梢洩脾火,逕達腎莖;黃柏、生地滋腎陰,而涼血解熱;蒼、白二術燥脾濕,而運動中樞;腫由血郁,川芎行血中之氣;痛由肝實,犀角涼心而清肝。合之以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也。3.《退思集類方歌注》:防己、蒼朮、白朮、川芎行血燥濕,生地、黃柏、草梢、犀角涼血清熱,木通通關節、利濕熱,檳榔下行疾速,墜諸藥入下焦,消腫痛也。腳氣無不由濕熱而成,其證憎寒發熱,狀類傷寒,但足脛腫痛為異耳。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你可能也喜歡: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