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通陽散結,祛痰寬胸。治胸痺,痰濁較甚,心痛徹背,不能安臥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同煮取400毫升,溫服100毫升,一日三服。
【備註】本方即栝樓薤白白酒湯加半夏而成。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散結;配以栝樓、薤白豁痰通陽,理氣寬胸。用於胸痺痰濁壅盛,病情較重者。
【摘錄】《金匱要略》捲上
【別名】瓜蔞薤白半夏湯、瓜蔞薤白湯、瓜蔞半夏白酒湯
【處方】栝樓實1枚(搗),薤白3兩,半夏半斤,白酒1鬥。
【功能主治】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
【用法用量】瓜蔞薤白半夏湯(《濟陽綱目》卷七十二)、瓜蔞薤白湯(《醫醇剩義》卷四)、瓜簍半夏白酒湯(《醫學金針》卷三)。
【注意】忌羊肉、餳。
【各家論述】1《金匱要略心典》:胸痺不得臥,是肺氣上而不下也;心痛徹背,是心氣塞而不和也,其痺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飲以為之援也。故於胸痺藥中加半夏以逐痰飲。2《古方選注》:君以薤白,滑利通陽;臣以栝樓實,潤下通阻;佐以白酒熟谷之氣,上行藥性,助其通經活絡而痺自開,而結中焦而為心痛徹背者,但當加半夏1味,和胃而通陰陽。
【臨床應用】冠心病《福建中醫》(1988;1:41):張某,男,54歲,幹部。初診自述心窩部悶痛徹背伴短氣,間歇性發作已半個月,常於飯後或勞累時誘發,每次2-3分鐘,心電圖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診斷為冠心病心絞痛。舌質淡暗,黃白膩,脈細弦,證為氣滯血瘀所致之胸痺。處方:栝樓,薤白、葛根、丹參15g,半夏、當歸各10g,赤芍、桑寄生各12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劑後症減,原方去葛根,加郁金10g、黃耆15g,連服30劑,隨訪半年胸痛未復發。
【摘錄】《金匱》捲上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