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清暑化濕。治冒暑,腹痛水瀉,噁心。
【用法用量】每用6~9克,水煎服。挾痰,加半夏、南星;氣虛,加人參,黃耆。
【摘錄】《丹溪心法》卷一
【處方】香薷、藿香、厚樸、扁豆、黃連、白朮、茯苓、豬苓、木通、甘草。
【功能主治】小兒中暑,吐少出多,瀉則洞洩,心煩作渴,唇乾,小便赤澀者。
【用法用量】加燈心,河水煎服。
【摘錄】《幼科金針》捲上
【處方】黃連2錢,香薷1錢半,厚樸(姜炒)1錢半,扁豆(炒)3錢(研),茯苓1錢半,甘草1錢。
【功能主治】陽暑中熱,口乾舌燥,小便赤短,身熱目赤,脈洪體壯,一切實證。
【用法用量】水煎,熱服。如大便瀉而小便短,加蒼朮、澤瀉、萆薢(此味要重),或加木瓜;腹痛,加白芍。
【摘錄】《會約》卷十二
黃連香薷飲--《嵩崖尊生》卷十一
【處方】香薷4錢,厚樸2錢,黃連2錢,甘草1錢,羌活2錢。
【功能主治】暑風。中暑搐搦,不省人事,脈浮而虛。
【用法用量】本方治上症,須「先以蘇合丸灌之,候漸醒,再以本方水煎,冷服,作癇症治則不可救」。
【摘錄】《嵩崖尊生》卷十一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