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砂蓮又名黃藥子、血三七,是一種普通的蔓性植物,有卵圓形的綠葉,淡粉紅色的小花,但卻有碩大的塊根,切開後斷面有類似硃砂的橘紅點,因此稱「硃砂蓮」或「硃砂七」。
硃砂蓮最早載《本草圖經》,歷代本草亦有論述。《本草綱目》云:「其根長者尺許,大者圍二、三寸,外褐內黃,亦有黃赤色者,肉色頗似羊蹄根」,又云:「涼血降火,清癭解毒。」《開寶本草》云:「諸惡腫瘡瘺,喉痺,蛇犬咬毒」。其性味苦、微澀、涼,能行氣活血、涼血止血、鎮靜止痛。主治扁桃體炎、腸炎、痢疾、外傷感染、跌打損傷等,鹽制補腎,醋制止血,鹼制健胃,生用消炎。
簡易驗方如下:
1. 急性胃痛:硃砂蓮6克,研末,1次沖服,日服2次。
2. 消化性潰瘍:硃砂蓮9克,烏賊骨15克,浙貝母12克,延胡索6克,水煎服。
3. 慢性胃炎:硃砂蓮15克,白芍葯30克,白蔻仁20克,厚樸20克,三七10克,研末,每次5克,每日服2次。
4. 細菌性痢疾:硃砂蓮片,每片0.25克,每次4片,每日服3~4次,連服6日。
5. 慢性結腸炎:硃砂蓮10克,地錦草10克,紅蓼花10克,槐米10克,苦參10克,水煎服。
6. 跌打損傷:硃砂蓮30克,浸泡於白酒100毫升中7日,外搽患處。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