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陽益胃湯--《內外傷辨》卷中
【別名】益胃湯(《醫級》卷八)。
【處方】黃耆60克,半夏(湯洗,脈澀者用)、人參(去蘆)、甘草(炙)各30克,獨活、防風、白芍葯、羌活各15克,橘皮12克,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澤瀉(不淋勿用)、白朮各9克,黃連3克。
【製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虛弱,濕熱滯留中焦,怠惰嗜臥,四肢不收,體重節腫,口苦舌干,飲食無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調,小便頰數;兼見肺病,洒淅惡寒,慘慘不樂,面色惡而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薑5片,大棗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飯、午飯之間溫服。
【備註】方中人參、黃耆、白朮、甘草補益脾胃之氣;柴胡、防風、羌活、獨活升舉清陽,祛風除溫;半夏、陳皮、茯苓、澤瀉、黃連除濕清熱。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升陽,清熱除濕之功。
【摘錄】《內外傷辨》卷中
隨機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