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種植要注意六大問題

1、抓住三個主要環節

從一粒藥材種子下地到長出一根藥材入庫,有幾十個重要的技術環節構成,哪一個田間環節操作不得當,就可能造成損失或影響藥材產品的質量,投資者就要承擔投資風險。中藥材規範化栽培過程中把握好種子種苗關、土壤環境質量關、粗產品農殘檢測關這3個關鍵環節即可達到規範化要求,而不需要認證,種植戶經過技術培訓,自覺執行即可,像糧食和蔬菜生產一樣。

2、適當倒茬換地,解決中藥材重茬問題

絕大部分根及根莖類藥材都存在重茬的問題。如地黃,一般種植一年後必須換地,如不換地倒茬,第二茬地黃的產量約是第一茬的30%~50%,如再種第三茬,幾乎沒有產量。河北安國周邊的土地比較適宜種植祁黃芪,在1991~1992年時,栽培面積高達數萬畝,由於連續種植,地力下降,根皮上均長有斑病,嚴重影響產量品質。2003~2004年下種面積只有幾千畝,黃芪的產區遷延到山東的文登、榮成一帶及陝西、甘肅等西北地區,祁黃芪的品牌都快沒有了。甘肅岷縣的當歸,文峰的黨參均存在這種情況,道地產區向周邊遷延。

許多人認為甘草的道地產區是內蒙古、新疆、甘肅,從野生甘草的角度講確實如此,但甘草野生變家種,甘草的種子發芽到成苗均需好的土壤及水質,而內蒙古、甘肅許多原產地因乾旱和沙塵暴無法進行甘草的野生變家種,只有遷延到有水土條件好的華北、北京郊區、新疆、河套地區及河西走廊發達地區,在甘草原產地乾旱的沙漠和鹽鹼地種植甘草完全是個誤區。藥材道地產區隨著氣候的變化和農業生產方式調整,正在不斷的向周邊地區遷延。這個重茬問題和道地藥材

產區的遷延性決定我們無法在一塊通過「GAP認證」土地上長期種植下去,必須倒茬換地。

3、加強中藥材種質資源研究與保護

中藥材栽培比農作物的栽培歷史要短得多,除少數幾種藥材有幾百年上千年的引種栽培歷史外,絕大部分只有幾十年的引種栽培史,利用時間不長,如烏拉爾甘草野生變家種只有幾十年引種栽培史,許多問題還在研究過程中,同屬脹果甘草、光果甘草還沒有引種栽培的報道。地黃、丹參、板藍根、人參栽培已有成熟的栽培品種,但分化、退化嚴重,研究藥材種子種苗的純正性是目前中藥材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而且許多藥材的種子種苗野生性很強。如果我們在連種子種苗的質量標準都沒有制定的情況下進行GAP認證,實是捨本逐末,藥材種質才是我們當前要加強研究與投入的方向。

4、中藥材栽培的投入和產出要遵循「水桶理論」

藥材基地建設,除完成必要的科研項目外,對於投資者來說,種植藥材能賺錢、獲利是第一目標,從一開始就應認真仔細地進行投入和產出的效益分析,充分估測市場行情的漲跌及藥材的銷售渠道,預計在1~3年的栽培過程中,哪個環節可能會出問題,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要充分估計大旱、大澇對藥材基地造成的影響。大面積(6.7公頃以上)栽培時,還要考慮除草和機械化采收的難度,應採用化學除草技術,田間的草譜是什麼,用什麼樣的除草劑。采收和移栽的時間要準備充分,北方地區在10~11月土地已上凍,如準備太晚,沒有採挖完就上凍了,將是非常被動的局面。經過多年摸索,筆者總結出了一套藥材栽培的經濟學規律,即藥材栽培的投入和產出基本遵循「水桶理論」,即在各項因子中,其效益要按水平最低的因子計算。比如種植6.7公頃(100畝)甘草由9個技術實施環節組成,每個環節都做好了按100%計算,如果其中的除草環節出問題,只除了4公頃(60畝),有2.6公頃(40畝)甘草地被草荒了,6.7公頃(100畝)的前期投資花了3萬元,40畝投資就算前功盡棄,以後的技術實施和投入就縮小為60畝了。到2003年秋季采收時,因其它原因失誤,只收了50畝,又有10畝沒有收成,那麼,最終收穫的面積只有50畝,就只能按50畝的收入計算,浪費了50畝。如果是這樣的結果,那麼藥材基地建設的投資者就會發生虧損,還不如當初設計時只種50畝,投入也縮小了50%。因此,如果不規範化種植根本就沒有收成。

在藥材基地建設過程中,我們走訪了許多基地,有很多藥材基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乾旱、草荒現象及田間管理技術不到位的現象,因此,在決策時,投資者一定要綜合考慮自然條件和自身的經濟實力及風險承受能力,再決定種植面積的大小。規避天氣風險和財務風險是藥材基地建設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5、中藥材種植規模必需適度

在設計藥材基地時,土地、種子種苗、人員的技術操作水平是決定藥材基地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但以上三個條件具備,我們也不能一下子上千、上萬畝的種植,一定要講究種植規模的適度控制,種植面積最好按年度遞增或遞減,每年有種植和采收,這樣可以使基地財務進入良性循環。筆者每年走訪幾十個藥材基地,親眼所見許多藥材基地虎頭蛇尾,真正搞得不錯的藥材基地實在不多,投入產出進入良性循環的藥材基地更不多,大部分是負債經營。因此,筆者認為,在

藥材基地建設前期,對各項自然指標、技術指標、經濟指標進行嚴格的認證,控制種植規模,是一項關鍵的工作。

6、電子商務尚不能取代傳統的中藥材交易模式

中藥材產品具備農副產品的所有特性,數千年來,農副產品的交易均遵循按質論價的原則,中藥材產品也不例外,在買賣雙方的交易過程中,買方可以控制賣方的藥材產品的質量,如果賣方種植的藥材質量不好,就賣不出去,這就要求種植者在種植加工過程中認真按技術要求進行田間管理操作,在粗加工過程中防止發霉等影響藥材質量的不良行為。其實藥材交易的過程就是質量檢驗和控制質量的過程。任何電子商務不可能取代按質論價或看大貨論價的交易方式,電子商務只能提供一個信息平台,實物交易必須在藥材交易市場看大貨論價,過去幾千年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肯定還是這樣。

隨機文章: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