莖腐病
發病特徵:危害回回豆莖基部及莖蔓。被害莖部初現橢圓形褐色病斑,繞莖擴展,終致莖段壞死,呈灰褐色至灰白色枯死,其上部托葉及小葉亦漸枯萎。後期枯死莖段表面散生小黑粒病徵。
發病規律: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菜豆殼球孢菌。病原及發病特點與豇豆莖腐病相同。
防治方法:(1)本病可結合防治回回豆炭疽病一道進行,一般無需單獨防治。(2)在以本病為主的田塊,還可噴施40%600倍液復活一號或70%代森錳鋅8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前密後疏,交替噴施。著重噴好莖基部。
花葉病
發病特徵:全株發病。病株矮縮,葉片變小,皺縮,葉色濃淡不均,呈鑲嵌斑駁花葉狀,結莢少或不結莢。
發病規律:病原為病毒。該病由多種病毒單獨或復合侵染所致。病毒在寄主活體上存活越冬,由汁液傳染,也可由蚜蟲傳染。種子傳毒。一般利於蚜蟲繁殖活動的天氣或生態環境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1)早期發現及時拔除病株。(2)及時全面噴藥殺蚜。用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金世紀一包兌水30市斤或用10%吡蟲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殺之,輪用或混用,8~10天1次,連噴2~3次。盡可能大面積聯防,效果明顯。
你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