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新鮮或乾燥塊根。蒸制後再乾燥者稱「熟地黃」,習稱「熟地」,具清熱涼血、生津潤燥、調經補血、滋陰補腎之功能。生地,其根莖味微甜,具滋陰清熱、涼血止血功效,治熱病煩燥、發斑發疹、陰虛低熱、消渴、吐血、衄白、尿血、崩漏、咽喉腫痛等症。地黃病蟲害,主要有9種,其防治措施如下。
1、地黃斑枯病
4月始發,7~8月多雨時為害嚴重,為害地黃的葉,葉面上有圓形不規則的黃褐色斑,並帶有小黑點。防治:發病初期噴1︰1︰150的波爾多液,13天左右噴1次,連續3~4次,或用60%代森鋅500~600倍液13天左右打1次,連續3~4次。燒燬病葉,並做好排水工作。8月以後,夜涼晝熱非常有利於斑枯病發生,條件適宜時5~7天即大流行,造成大面積葉片捲曲乾枯死亡。可用枯必治或58%雷多米爾或1︰1︰150的波爾多液等進行葉面噴施,防治效果較好。
2、地黃枯萎病
又稱根腐病,5月始發,6~7月發病嚴重,為害根部和地上部莖。發病初期葉柄呈水浸狀的褐色斑,葉柄腐爛,地上部枯萎下垂。防治:選地勢高燥地塊種植;與禾本科作物輪作,4年左右輪作1次。設排水溝。選用無病種根留種,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種;發病初期用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7~10天1次,連續2~3次。7月份以後,可用58%雷多米爾、80%大生M54、58%甲霜靈?錳鋅或50%多菌靈等600~800倍液,每隔7~10天輪換進行葉面噴施預防,尤其是下雨前後應及時噴藥。當田間出現枯萎病零星病株時,可用50%多菌靈或50%敵克松500倍液加少量磷酸二氫鉀對病株及周圍健株進行灌根,每株灌藥500g,連續2~3次,以防病害蔓延。
3、地黃病毒病
又稱花葉病,4月下旬始發,5~6月嚴重。防治:選無病毒種子繁殖;無病毒莖尖繁殖;防治蚜蟲,選擇抗病品種。齊苗後,用70%代森錳鋅或58%甲霜靈?錳鋅或50%多菌靈、50%敵克松500~800倍液加病毒A對幼苗進行一次全面灌根,可預防和推遲病毒病和枯萎病的發生。
4、大豆胞囊線蟲病
5月始發,6~10月發病嚴重,為害根部。主要根部受害,地上部植株生育不良,矮小,莖葉發黃,花器群生,結實少或不結實。拔起病株,可見根系不發達,支根減少,細根增多,根瘤顯著減少,根上並附有白色的顆粒狀物,即病原線蟲的雌蟲-胞囊。防治:1農業措施 輪作、與禾穀類作物輪作1~2年;增施磷肥,適時灌水。2藥劑防治 用3%夫喃丹顆粒劑,每畝2~4kg,在播種溝內施藥,施藥後覆土,或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每畝5~6kg,溝施,施藥後覆土。
5、棉紅蜘蛛
紅蜘蛛成蟲和若蟲5月在葉背面吸食汁液,被害處呈黃白色小斑,至葉片褐色乾枯。可噴施48%樂斯本10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1000倍液加高效除蟲菊酯800倍液,以及20%噠滿靈等高效低毒殺蟲、殺螨劑,連噴2次即可控制蟲害的發生。
6、地黃擬豹紋蛺蝶
4~5月始發,以幼蟲為害葉片。防治:清潔田園;幼齡期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殺。
7、地黃黃斑病
是由蚜蟲和葉蟬帶毒而感染,使葉面變成黃白色近圓形斑,葉脈隆起,凹凸不平,皺縮。防治:用80%敵敵畏1500~2000倍液噴殺蚜蟲等。
8、地黃輪紋病
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圓形或近圓形,有的受葉脈限制呈半圓形或不規則形,大小2~12mm,初期呈淺褐色,後期中央略呈褐色或紫褐色,具同心輪紋。病部出現黑色小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嚴重時病葉枯死。病菌以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該病發生較斑枯病早,一般5月上旬開始發病,6月進入發病盛期,7月中旬後逐漸減少。防治:地黃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病殘體集中燒燬或深埋。增施磷鉀肥,雨後疏溝排水,防止濕氣滯留,注意疏除病葉。發病初期開始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隔7~10天1次。
9、地下害蟲
主要害蟲有地老虎、螻蛄和金針蟲,可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100g加少量水,拌炒過的麥麩或豆餅5kg,於傍晚灑施,進行誘殺。
在地黃病蟲害防治中,嚴禁使用高毒、劇毒、高殘留或有「三致」作用的農藥,以免農藥殘留污染環境及對人身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