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基礎 閃罐法 閃罐法操作方法是:用閃火法將罐子拔上,稍做停留,立即取下,如此反覆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或充血為度。此法尤其適用於吸拔不緊或留罐有困難處。 2016年01月14日 閱讀 2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百病拔罐 腹痛的拔罐療法 腹痛是指以胃以下,恥骨毛際以上的部位發生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腹痛雖是一種症狀,但發作時與多種臟腑的疾病有關,如肝、膽、脾、胃、大小腸、子宮等。雖然腹痛的病因很... 2016年01月13日 閱讀 2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拔罐基礎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搖罐法 先用閃火法將罐拔在皮膚上,然後均勻而有節奏地搖動吸拔在皮膚上的火罐。這樣反覆的牽拉,增加了對穴位或皮膚的刺激量。搖罐時應注意用力要柔和,速度不宜過快,搖動的角度要適... 2016年01月12日 閱讀 27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百病拔罐 痔瘡的拔罐療法 痔瘡是指直腸下端黏膜和肛管遠側段皮下的靜脈曲張團塊呈半球狀隆起的肉球。如發生在肛門內的叫內痔。在肛門外的叫外痔,內外均有的為混合痔。外痔在肛門邊常有增生的皮瓣,發炎... 2016年01月11日 閱讀 18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拔罐基礎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轉罐法 轉罐法與搖罐法相似,較搖罐法力量大,刺激性強。先用閃火法將罐拔於皮膚上,然後手握罐體,來回轉動。操作時手法宜輕柔,轉罐宜平穩,防止掉罐。轉動的角度要適中,角度過大患... 2016年01月10日 閱讀 2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百病拔罐 扁桃體炎的拔罐療法 扁桃體炎是指咽部淋巴組織受到細菌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種喉科炎性疾病,多發於兒童和青少年。本病有急、慢性之分,具有傳染性。患者一般在疲勞、感冒、受涼以後,機體抵抗力下... 2016年01月09日 閱讀 2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拔罐基礎 什麼是提罐 在坐罐基礎上,為增強吸拔效果,再將罐體上提,爾後恢復原位,反覆上提,拉動皮膚。提罐使肌膚上下移動,對相應內臟產生振蕩,增強蠕動,促進血液運行。此手法常用於腹部疾患,... 2016年01月08日 閱讀 1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拔罐文化 拔罐簡史–清代時期 至清代,拔罐法獲得了更大的發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儘管價廉易得,但吸力較差,且久置乾燥後,易產生燥裂漏氣。為補此不足,清代出現了陶土燒製成的陶罐,並正... 2016年01月07日 閱讀 22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百病拔罐 帶下的拔罐療法 白帶是指正常婦女陰道內流出的少量白色無味的分泌物。若在經期、排卵期或妊娠期白帶增多,是婦女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婦女陰道分泌物增多,且連綿不斷,色黃、色紅、帶血,或黏... 2016年01月07日 閱讀 2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拔罐基礎 拔罐的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一)操作規程 1.術前準備 認真檢查和詢問病人,以確定是否是適應證,有無禁忌證,根據病情擬定治療方案;檢查所需藥品、器材、罐具是否齊全,... 2016年01月06日 閱讀 3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