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蕡 中藥詞典M

麻蕡

【出處】《本經》 【拼音名】Ma Fen 【別名】麻勃(《本經》),麻藍、青羊、青葛(《吳普本草》)。 【來源】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 【性味】 辛,平,有毒。...
閱讀全文

牡荊 中藥詞典M

牡荊

【拼音名】Mǔ Jīnɡ 【別名】黃荊、小荊、楚 【性味】 實:苦、溫、無毒。 葉:苦、寒、無毒。 根:甘、若、平、無毒。 莖: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 1、白...
閱讀全文
 
麥門冬 中藥詞典M

麥門冬

【出處】《本經》 【拼音名】Mai Men Dōnɡ 【別名】麥冬(《藥品化義》)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的塊根。商品大多為栽培品。浙江於栽培後第三年立夏時採挖...
閱讀全文

麻布七 中藥詞典M

麻布七

【拼音名】Ma Bu Qī 【別名】麻布芪、穿心蓮[四川]、統天袋、統仙袋、麻布袋、麻布口袋、破骨七、九連環、網子七、蓑衣七、背網子 【來源】毛茛科烏頭屬植物高烏頭...
閱讀全文

麋骨 中藥詞典M

麋骨

【出處】出自《嘉佑本草》 【拼音名】Mi Gǔ 【英文名】David''s deer bone 【來源】 藥材基源:為鹿科動物糜鹿的骨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
閱讀全文
 
麥麩草 中藥詞典M

麥麩草

【出處】《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Mai Fū Cǎo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細野麻的全草。夏、秋采收,曬乾用。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莖直立,疏...
閱讀全文

母菊 中藥詞典M

母菊

【出處】《湖南藥物誌》 【拼音名】Mǔ Ju 【別名】歐藥菊、洋甘菊(《湖南藥物誌》)。 【來源】為菊科植物母菊的花或全草。5~7月採取花朵或全草,曬乾備用。 【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