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詞典A 石薺苧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 Shi Qi Zhu 【別名】鬼香油(《綱目拾遺》),小魚仙草(《植物名實圖考》),香茹草,野荊芥、痱子草(《分類草藥性》),土荊... 2015年12月30日 閱讀 2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O 藕節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蓮的乾燥根莖的節部。 【性味歸經】甘、澀,平。歸肝、肺、胃經。 【功能】收斂止血。 【主治】吐血,咯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10-15g。生用... 2015年12月30日 閱讀 24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H 紅三七 【出處】出自《陝西中草藥》。 【拼音名】Honɡ Sān Qī 【別名】扭子七、算盤七、九龍盤、螺絲三七、血三七、九牛(造)、九節犁、九節雷、趕山鞭、蜈蚣七、傘墩... 2015年12月30日 閱讀 21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R 蚺蛇膏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陶弘景: (蚺蛇)真膏纍纍如梨豆子相著,他蛇膏皆大如梅李子。 【拼音名】Ran She Gāo 【英文名】Python fat 【別名】... 2015年12月30日 閱讀 21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S 山籐籐秧 【拼音名】Shān Tenɡ Tenɡ Yānɡ 【別名】野葡萄、山葡萄 【來源】為葡萄科葡萄屬植物黑水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以根、籐、果... 2015年12月30日 閱讀 24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Q 強威生草 【來源】桔梗科強威生草Lobelia pleotricha Diels,以根入藥。 【生境分佈】四川。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補虛弱。主治久病體虛。 【用法... 2015年12月30日 閱讀 2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Z 竹葉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拼音名】Zhu Ye 【英文名】leaf of Henon Bamboo 【別名】淡竹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葉。 ... 2015年12月30日 閱讀 22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E 萼果香薷 【出處】《新疆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e Guǒ Xiānɡ Ru 【別名】香薷(《新疆中草藥手冊》),土香薷(《西藏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萼果香蒲... 2015年12月30日 閱讀 1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G 廣東萬年青 【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Guǎnɡ Dōnɡ Wan Nian Qīnɡ 【英文名】Leaf of Chinagreen, Leaf of... 2015年12月29日 閱讀 23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詞典Y 秧雞 【出處】汪穎《食物本草》 【拼音名】Yānɡ Jī 【別名】水雞,秋雞(《動物學大辭典》)。 【來源】為秧雞科動物秧雞的肉。 【原形態】 體長約30厘米。頭小:嘴比... 2015年12月29日 閱讀 23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