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澤瀉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濕;益腎氣。主風痺;腎虧體虛;消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 【各家論述】《別錄》:主風痺,消渴,益腎氣,強陰,補不足,除邪濕。 【摘錄... 2016年06月22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炮製 中藥炮製學切制 飲片切制是中藥炮製的工序之一,是將淨選後的藥物進行軟化,切成一定規格的片、絲、塊、段等。其目的有:便於有效成分煎出,提高煎藥質量,利於炮炙,利於調配和貯存,利於制劑... 2016年06月22日 閱讀 17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狸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祛風濕;開鬱結;解毒殺蟲。主風濕痺痛;心腹刺痛;噎膈;疳疾;瘰疬;腸風下血;痔瘺;惡瘡。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沖,每次15-30g;或入丸、散;或浸酒... 2016年06月22日 閱讀 21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胡頹子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常用播種和扦插繁殖。 播種 每年5月中、下旬將果實採下後堆積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成熟自已腐爛,再將種子淘洗乾淨立即播種。種子發芽率只有50%左右,因此應適... 2016年06月22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馬蝗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痄腮;淋巴結炎;麻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6月22日 閱讀 1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家兔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主治頭昏眩暈,瘋疾及疥瘡。 用法用量 4~6錢,作煎劑服或泡酒服;也可研末外塗。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2016年06月22日 閱讀 14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菖蒲的鑒別方法 菖蒲為較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開竅豁痰、散風祛濕、理氣活血的功能。用於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濕痺、癰疽腫毒等病症。來源... 2016年06月22日 閱讀 1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秦艽種植技術 (一)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質地疏鬆的砂質壤土,於春季或秋季進行耕翻,耕深30厘米左右,揀去石塊或樹根;並結合耕翻施足堆肥,每畝約2000-2500公斤,整... 2016年06月21日 閱讀 13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豬鼻孔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水。主肺癰;濕熱帶下;白濁;小便不利;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15-30g;干品9g,或燉肉服。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 2016年06月21日 閱讀 13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梨枝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行氣和中,止痛。主霍亂吐瀉,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聖惠方》:治霍亂吐利,煮汁次。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6月21日 閱讀 23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