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鴨腳茶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發表。主感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身。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6月01日 閱讀 19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孔雀尾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排膿消腫。主感染;咽喉腫痛;諸高瘡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燒焦,研末,5-10g。 注意 《本草衍義》:不可入目,昏翳人眼。 各家論述 1.《湖... 2016年06月01日 閱讀 2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寄生的鑒別方法 寄生為較常用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桑上寄生。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能。用於風濕痺痛、腰膝酸軟、胎動不安等病症。 來源 1.槲寄生:為桑寄生科... 2016年06月01日 閱讀 2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半夏習性與規範化「GAP」栽培 一、半夏的形態特徵 半夏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35cm,塊莖近球形,直徑0.5~3.0cm,基生葉1~4枚,葉出自塊莖頂端,葉柄長5~25cm,葉柄下部... 2016年06月01日 閱讀 1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野靛青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熄風;散瘀消腫。主肺熱咳嗽;肺癆咯血;吐血;小兒驚風;咽喉紅腫;口舌生瘡;小便淋痛;癰腫瘡癤;瘰疬;跌打腫痛;外傷出血;毒蛇咬傷。 【用法... 2016年06月01日 閱讀 21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藥物配伍之異類相使 異類相使主要是指將兩味以上功用不同的藥物合用以促進療效。但也涵蓋相殺及相畏、相惡等藥物的配伍,以使其增效減毒。臨證還當根據復法治療的需要,把握藥物的配伍關係,才能取... 2016年06月01日 閱讀 2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水茄冬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止瀉。主咳嗽,哮喘,腹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6月01日 閱讀 22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青蒿的種植技術 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為菊科艾屬植物黃花蒿。株高40-150厘米以上,全生育期120天左右。喜濕潤、忌乾旱,怕漬水,光照要求充足。青蒿藥用價值很高,青蒿素的衍生物可... 2016年06月01日 閱讀 2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烏鱧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水,袪風。主治濕痺,療面目浮腫,利大小便;亦治腸痔下血,又能預防小兒麻疹。 【用法用量】4~8兩,煮湯服或煎湯外洗。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2016年06月01日 閱讀 2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