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補益藥之肉蓯蓉 肉蓯蓉味酸鹹,性溫,屬補益藥。主要用為補腎陽藥,兼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肉蓯蓉質地油潤,能補腎陽,又無燥性。配熟地,菟絲子,杜仲、山藥,巴戟天,淫羊藿等,可用於腎虛所致...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18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銀杏的芽苗砧嫁接繁殖 這種方法是近年發展的新技術,比普通嫁接法育苗時間縮短一年,成活率高,銀杏苗木質量好,成本也較低。 種子先在室內催芽培養,將已發芽的種子用營養缽育苗,每缽土內放l粒種...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1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滴滴花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健脾,止血,化瘀。用於小兒疳積,跌打損傷及刀傷。 用法用量 1~3錢,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鮮品搗爛外敷。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15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炮製 苧麻根的炮製方法 【來源】 本品為蕁麻科植苧麻 Boehmeria nivea (L.) Gaud.的乾燥根及根莖。 【炮製方法】 一、淨制 除去雜質《藥典77》)。 二、淨制 除去...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22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苦石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化濕,散瘀止痛。主風熱感冒,痢疾淋濁,噦逆,癰腫,瘡癬,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17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苦連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膀胱炎;疝氣;黃水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18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蘿芙木莖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降壓。主咽喉腫痛;跌打瘀腫;毒蛇咬傷;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18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了哥王栽培技術 了哥王,別名地棉皮、山豆了、九信草。來源為瑞香科植物南嶺蕘花Wikstroemia indica (L.)C.A.Mey.的根。生於村邊、路旁、山坡灌叢中。主產...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19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馬勃真假識別 馬勃又名馬屁包、灰包菌,為馬勃科植物脫皮馬勃、大頹馬勃、紫頹馬勃的乾燥子實體。每年7~9月,當子實體剛成熟時采收,拔起後,去淨泥沙,曬乾即可入藥。因馬勃在霉雨季節生...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1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