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種貯 葶藶子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適宜栽培在土壤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坡地。 栽培技術 種子繁殖,9月下旬前播種,按行珠距40cm×20cm穴播,11-12...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24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煎服 煎煮中藥並非越久越濃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都以為中藥煎煮越濃效果越好,煎煮時間越長,有效成分越多,其實不然。煎中藥是將中草藥中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當中藥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同形鱗毛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驅蟲。主吐血;崩漏;蛔蟲病;絛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莖:味微苦,性寒。有止血,殺蟲的...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19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濕;理氣止痛。主風濕痺痛;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21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大薊真假識別 大薊又名馬薊、虎薊,為菊科植物薊的乾燥地上部分或根,其性涼,味甘苦,具有涼血、止血、祛瘀、消癰腫的功效,用於治療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帶下,腸風,腸癰,癰瘍...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23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麒麟尾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解毒消腫。主感冒發熱;鼻衄;目赤腫痛;百日咳;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痺痛;痰火瘰疬;癰癤;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2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種植貝母 生長期的七大特性 1、平貝母是早春植物,生育期短。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枯萎,生育期只有60天左右。 2、平貝母有較強的抗寒性 在氣溫-30~-40℃的嚴寒下越...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風車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溫腎益氣;澀精止遺。主腎虛陽痿;遺精;尿頻;自汗盜汗;風寒濕痺。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 摘錄 《中華本草》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1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藥用倒提壺的功效與作用 藥理作用 提取液、濃縮提取物或總鹼的鹽酸鹽水溶液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和顯著的降低血壓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止咳;止咳;止血。主尿路感染;痢疾;白帶;陰虛咳嗽;咯血;吐...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1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川烏頭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止痛。主風寒濕痺;關節疼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陰疽腫毒;並可用於麻醉止痛。 用法用量 內服:... 2016年02月09日 閱讀 18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