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陰地蕨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平肝,清熱,鎮咳。治頭暈頭痛,咳血,驚癇,火眼、目翳,瘡瘍腫毒。 1《本草圖經》:療腫毒,風熱。 2《天寶本草》:利膀胱,治頭暈腦痛。 3《貴州民間方... 2017年09月24日 閱讀 7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桔梗田除草劑的應用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rum(Jacq.)A.DC.]是一種多年生宿根草本中草藥和特種蔬菜,具有祛痰鎮咳、抗炎、降血糖等功效。隨著種植結構的調... 2017年09月24日 閱讀 8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三叉苦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治咽喉腫痛、風濕骨痛、瘧疾、黃疸、濕疹、皮炎、跌打損傷及蟲蛇咬傷等症。 【用法用量】根0.3~1兩,葉3~5錢。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或... 2017年09月24日 閱讀 4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海藻簡介 海藻常與昆布相伍,消癭瘤有功。治療痰火鬱結所致的癭瘤初起,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消癭丸。方用:昆布300克,海藻200克,海蛤殼50克,浙貝母50克,桔梗1... 2017年09月24日 閱讀 11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生薑皮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行水消腫。主水腫初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6g。 【各家論述】 1.《醫林纂要》:姜皮辛寒,凡皮,多反本性,故寒。以皮達皮,辛則能行... 2017年09月24日 閱讀 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浙貝母栽培技術 浙貝母,又名浙貝、象貝、大貝,為百合科植物,以磷莖入藥,其藥用價值及經濟價值極高,其栽培方法如下。 浙貝母喜濕和涼爽的氣候條件。出苗的適宜地溫為6℃~7℃,植株生長... 2017年09月24日 閱讀 6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芷簡介 白芷與川芎相伍善治頭痛,白芷與羌活同用善祛風寒。其氣味芳香,有通經活絡之功。治療暑月吐瀉、腹痛、頭暈、頭痛、牙痛、中暑等病症,余常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衛生防疫寶... 2017年09月24日 閱讀 9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糖的功效與作用 白糖的功效與作用 一、白糖除了具備紅糖的一些功效外,還具有潤肺、生津的功能。另外,白糖除了給產婦食用外,一些有發熱、出汗多、手足心潮熱、咽干、乾渴等病症的患者,食用... 2017年09月24日 閱讀 1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鴨跖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 用量15~30克,鮮品60~90克,內服煎湯,或搗汁,治療感冒、高熱不退、咽喉腫痛、水腫尿少... 2017年09月24日 閱讀 9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