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基礎 枳實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與作用 破氣消積、化痰散痞。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 用量3~9克。用治飲食積滯所致的脘腹痞滿脹痛、熱結便秘、腹痞脹痛、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 2017年09月09日 閱讀 1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地筍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益氣利水。主衄血;吐血;產後腹痛;黃疸;朋腫;帶下;氣虛乏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9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浸酒塗。 各家論述 ... 2017年09月09日 閱讀 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黨參豐產的栽培技術 黨參以原產於「上黨郡」而得名,為桔梗科多年生草質籐本。以根入藥。分佈東北、西北等各省。目前人工栽培面積最大的是我省渭源縣,有「中國黨參之鄉」的美譽。藥理實驗證明,黨... 2017年09月09日 閱讀 7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小金錢草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水,活血。治黃疸,痢疾,砂石淋痛,白濁,水腫,疔瘡腫毒,跌打損傷。 1《百草鏡》:利濕熱。治黃疸,臌脹,白濁,經閉;搗汁點熱眼;煎湯洗痔... 2017年09月09日 閱讀 12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寒涼藥之白薇 白薇味微苦,性寒,屬寒涼藥範疇。本品主要作用是清熱、涼血、益陰。常用於治療虛熱低燒、胎前產後的煩熱,下面就白薇作為寒涼藥的具體功效做詳細介紹。 1、熱病傷陰的低熱:... 2017年09月09日 閱讀 9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銅鑼七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苦;辛;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消腫;主胃脘疼痛;風濕痺痛;癰腫瘡毒;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研末,每次3g。外用:鮮品適量... 2017年09月09日 閱讀 10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鑒別 容易混淆的幾對中藥 容易混淆的幾對中藥五加皮和香加皮 五加皮性溫、味辛、苦。具有消炎抗菌、鎮痛、解熱的藥理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痺、關節酸痛、四肢痙攣、腰... 2017年09月09日 閱讀 11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猴頭高產栽培技術 猴頭,別名猴頭菇、刺蝟菇、猴頭菌等。為猴頭菌科猴頭菌屬真菌植物。以子實體、菌絲體入藥,有益氣、健脾、和胃、助消化、抗癌等功能。臨床主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 2017年09月09日 閱讀 12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地黃連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行氣活血。治感冒高熱,瘧疾,肺炎,咳喘,吐血,胃痛,風濕痺痛,跌打損傷。 1《廣西中藥志》:葉:散瘀消腫,接骨。治跌打骨折。 2《廣西藥植名錄》... 2017年09月09日 閱讀 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