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鹿角的鑒別方法 鹿角為少用中藥,但大量用於熬製鹿角膠原料。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行血、消腫、溫腎的功能。用於腰脊冷痛、乳腺炎初起、瘀血腫痛、骨關節結核等病症。來源 ... 2017年04月09日 閱讀 10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沉香的功效與作用 沉香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用於胸腹脹悶疼痛,胃寒嘔吐呃逆,腎虛氣逆喘急。 性味與歸經:辛苦,溫。1《別錄》: 「微溫。」2《海藥本草》:... 2017年04月09日 閱讀 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紅芪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固表止汗;補氣利尿;托毒斂瘡。主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浮腫;血虛萎黃;癰疽難潰難斂。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 2017年04月09日 閱讀 1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刺葡萄栽培技術 一、生物學特性 1.根系。肉質根,具有強大的根系和很強的吸收功能,可儲藏大量養分。 2.枝和芽。葡萄的枝條俗稱籐,由於著生的部位和性質不同,可分為主籐、結果母枝、結... 2017年04月09日 閱讀 11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抗癌中藥天門冬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功效 味甘、苦,性大寒。養陰潤燥,清肺生津。 臨床應用 適用多種腫瘤,如肺癌、鼻咽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等。常與北沙參、大麥冬、蒲公英等配伍治療陰虛內熱、肺陰虧... 2017年04月09日 閱讀 7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蜈蚣的新功用 蜈蚣,又名百腳、天龍。在古書《廣雅》上稱為「吳公」。中醫認為,蜈蚣味鹹、性溫、有毒,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傳統主要用於急慢驚風、破傷風等痙... 2017年04月09日 閱讀 11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枇杷葉新用途 枇杷葉性味苦寒,入肺、胃經。其葉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橙花叔醇、金合歡醇,屬止咳平喘類藥物,具清肺止咳、和胃降逆的功效。《本草綱目》說:「枇杷葉,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 2017年04月09日 閱讀 13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冷杉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濕中理氣;散寒止痛。主發痧氣痛;脘腹;冷痛,疝氣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g;或浸酒;或鍛存性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2017年04月09日 閱讀 1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老君須栽培技術 氣候土壤 宜溫和濕潤的氣候〞。以排水良好、肥沃、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或壤土為宜。 整地:冬季或早春翻地,深20-25cm;碎土耙平後作畦,寬1.5-2m,... 2017年04月09日 閱讀 1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白三七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理氣,收澀,消腫。治痢疾,腹瀉,喉炎,勞傷,跌打損傷,紅腫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 摘錄 《*辭典》 2017年04月08日 閱讀 1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