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別 地楓皮的鑒別方法 地楓皮為少用中藥。1977年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具有祛風濕、行氣止痛的功能。用於風濕關節痛、腰肌勞損等病症。 來源 又名南寧地楓皮。為木蘭科植物地楓ll... 2017年03月10日 閱讀 11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金紐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治婦女月經痛,刀傷出血,氣滯肚痛,風濕骨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研末、搗汁。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2017年03月10日 閱讀 14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菟絲子的栽培技術 菟絲子有補肝腎、益精髓、明目之功效,是美容養生滋補佳品。近年來,由於大面積開荒和大量使用除草劑,菟絲子資源日益短缺,市價看漲。 菟絲子為旋花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以... 2017年03月10日 閱讀 9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地花生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補心安神,祛痰。治血虛心悸,失眠多夢,咳嗽痰少。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或浸酒。 摘錄 《*辭典》 2017年03月10日 閱讀 1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薏苡仁 薏苡仁健脾之效甚佳。治療脾胃氣虛所致的厭食,症見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面黃身瘦、大便稀溏等症,余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兒康寧糖漿方,改糖漿劑為丸劑。方用:黨參... 2017年03月10日 閱讀 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東方蠑螈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消積化滯;清熱解毒。主小兒疳積;燒燙傷;皮膚癢疹。 用法用量 內服:3-5g,焙焦研末。外用:適量,焙焦研末,調塗。 摘錄 《中華本草》 2017年03月09日 閱讀 12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赤芍簡介 赤芍善於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治療氣滯血瘀所致胸痺,症見胸悶,胸痛,心悸,氣短,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證候者,余常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的心寧片方,改為丸劑使用,有較... 2017年03月09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種貯 蛹蟲草人工培育技術 蛹蟲草又名蠶蛹蟲草,因滋補、藥用功效與冬蟲夏草相近,正日漸成為冬蟲夏草的理想替代品,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 人工培育蛹蟲草時,先將蛹蟲草菌接種於培養基上,形成大量的分... 2017年03月09日 閱讀 1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赤楠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 健脾利濕;平喘;散瘀消腫。主喘咳;浮腫;淋濁;尿路結石;痢疾;肝炎;子宮脫垂;風濕痛;疝氣;睪丸炎;痔瘡;癰腫;水火燙傷;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2017年03月09日 閱讀 16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
中藥基礎 蓮霧根的功效與作用 【功能主治】利濕;止癢。主小便不利;皮膚濕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調塗。 【摘錄】《中華本草》 2017年03月09日 閱讀 8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